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康有为断言:“政治之学最美者,莫如吾《六经》也。尝考泰西所以强者,皆暗合吾经义者...

康有为断言:“政治之学最美者,莫如吾《六经》也。尝考泰西所以强者,皆暗合吾经义者也。”这表明康有为意在

A. 肯定中国传统文化的进步性

B. 复兴传统文化

C. 认同西方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D. 推动社会变革

 

D 【解析】据材料“政治之学最美者,莫如吾《六经》也。尝考泰西所以强者,皆暗合吾经义者也”可知康有为将西方先进的学说同中国传统儒家相结合,宣传变法推动社会变革,D符合题意;AC说法均比较片面;B说法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01年,梁启超在《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一文中指出:“两平等者相遇,无所谓权力,道理即权力;两不平等者相遇,无所谓道理,权力即道理也”。梁启超意在

A. 说明国际社会中没有道理可讲

B. 阐释道理是平等与权力的基础

C. 强调民族平等有利于世界进步

D. 激发国民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

 

查看答案

自宋之后到明清数百年间,人们提及王安石顶多说他的诗歌散文,对其变法却讳莫如深。1908年,梁启超撰写《王安石传》,从此以后,王安石成为主流意识形态中无可争议的大改革家,其声望越来越高。这一变化表明

A. 王安石变法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B. 清末的执政理念出现重要变化

C. 近代危局中求变意识的不断增强

D. 著名学者能引领学术研究方向

 

查看答案

维新派的骨干大多是由封建士大夫向资产阶级转化中的人物,他们如饥似渴地汲取西学营养、宣传介绍西学的同时,却依然怀恋传统的儒学,他们要求改革封建的政治体制,大胆怀疑儒家经典,却依然崇奉孔孟的理论权威。这体现了维新派

A. 改革指导思想不够明确

B. 趋新与恋旧的矛盾心态

C. 努力唤醒国人的民主意识

D. 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查看答案

康有为在辛亥革命后说:“痛人心之肆落,吾不能忍也;噬纪纲之亡绝,吾不能忍也;视政治之月腐败,吾不能忍也;伤教化之陵夷,吾不能忍也.......”据此可知,康有为

A. 深受传统文化影响

B. 积极维护满清统治

C. 缺乏爱国主义精神

D. 强烈反对社会变革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的海关税很低,但是官吏所加的陋规极其繁重,连正税也要收货价的20%,且外国人每次纳税都经过一种讲价式的交涉。此现象说明

A. 国人对列强有着高度的警惕

B. 传统体制不能适应当时社会剧变

C. 自然经济具有顽强的抵抗力

D. 低关税有利于列强商品在华畅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