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88年7月,中国物价上升幅度为19.3……有的人一下子买200公斤食盐,买5...

1988年7月,中国物价上升幅度为19.3……有的人一下子买200公斤食盐,买500盒火柴,商店被抢购一空。银行发生挤兑,有的地方银行因不能及时支付,群众在愤怒之下把柜台推倒,社会出现不稳定因素。这一现象实际上说明了

A. 政府应该掌握商品的定价权

B. 经济体制改革的阵痛与艰难

C. 人们不适应市场经济的波动

D. 物质缺乏导致了市场的恐慌

 

B 【解析】材料提到1988年抢购的信息,实际反映了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某些商品定价权放开,供需关系导致价格波动大,故选B;A是走计划经济的老路,排除;当时我国还没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C;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物质匮乏的得到解决,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85年,国务院下发相关文件,要求各地用合同订购、市场收购的方式取代统购派购农副产品,同时鼓励通过多种渠道集资建路,发展交通运输。这些政策

A. 激发了农业生产活力

B. 调整了农村生产关系

C. 旨在缩小城乡差距

D. 启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查看答案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对国营企业的直接计划、对合作社和私营企业的间接计划和对部分私营、手工业、社员个体经营的市场调节过渡到对社会生产实行高度集中的国家计划管理;国家市场和自由市场并存过渡到了对工农业产品流通实行国家垄断。这一变化

A. 为了适应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B. 基本摆脱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影响

C. 是社会主义改造中“左”倾思想的体现

D. 是对西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的借鉴

 

查看答案

1953年9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城市建设中几个问题的指示》。凡是工业建设比重较大的城市,要迅速组织力量,抓紧城市规划设计工作;中小城市一般不再扩大基本建设,只进行一些必要维修工作。据此可知当时

A. 集中资源建设工业化基础

B. 限制城市入口的过快膨胀

C. 优先发展沿海的工业城市

D. 将工业城市进行重新规划

 

查看答案

1962年9月,八届十中全会正式通过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规定了“人民公社社员可以经营家庭副业,可以将家庭副业的产品和收入拿到集市上出售。”至此,党中央关于自留地、家庭副业、集市贸易等方面的政策,用条例的形式固定下来。这一条例

A. 是对农业合作化成果的否定

B. 说明人民公社体制正式废除

C. 是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D. 不利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查看答案

1938年3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战时土地政策大纲》,其中关于农民土地问题规定:“奖励人民以土地呈献政府,并应没收汉奸土地,征收利用不良土地,依法分配于伤兵难民。”这主要说明

A. 社会矛盾变化促使国民党调整土地政策

B. 为解决伤兵难民土地问题政府调整政策

C. 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党±地政策的调整

D. 国民政府致力于实现孙中山的民生主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