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一战期间,美国政府成立了战时工业局、军需品采购委员会、物价管理委员会、食品管理局...

一战期间,美国政府成立了战时工业局、军需品采购委员会、物价管理委员会、食品管理局、战时贸易局、战争保险局、战时金融公司等机构加强对国民经济的计划和统制,这些措施

A. 为后来的新政提供了实践经验

B. 借鉴了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C. 宣告了自由放任政策已经失败

D.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时代

 

A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得知一战期间,美国政府为应对战争采用了干预经济的措施,这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实践经验,因此A项正确。B项不符合史实,1929-1933经济大危机宣告自由放任的失败,故C项错误。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时代,故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33年7月,罗斯福提出订立“一揽子规约”的想法,规定如愿意合作的雇主应保证遵守全国复兴总署观定的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标准。据此可知,罗斯福提出“一揽子规约”

A. 意在维护工人阶级权益

B. 解决了因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

C. 有利于社会矛盾的缓解

D. 使严重的社会就业问题得到了解决

 

查看答案

1933年3月,罗斯福总统开始推行新政时,州长们纷纷表态支持其复兴计划:但是到了1935年,州长们对新政态度发生分化,甚至有人提出要强烈抵制。导致州长们态度变化的原因是罗斯福新政

A. 损害了资本家的根本利益

B. 放弃了贸易保护政策

C. 受到了苏联经济政策的影响

D. 不断强化联邦政府权力

 

查看答案

1953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中央九月全会上指出,农业部门“大批农业专家和集体农庄工作人员把精力花在制作各种各样的报告、呈文和报表上面去了”。由此可知,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试图

A. 改变计划经济体制    B. 扩大农业的自主权

C. 以增产为主要目的    D. 改变集体农庄道路

 

查看答案

1953年苏联农庄向国家和合作社出售种植业和畜牧业的收入为4亿卢布,1960年为16亿卢布,即在产品量增长0.6倍的情况下,收入增加2倍以上。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

A. 斯大林模式遭到了彻底否定

B. 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C. 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大力推进

D. 对农业政策进行了调整

 

查看答案

苏联曾实行居民证制度,没有居民证及相关的证明文件,苏联公民就不能异地流动;居民证只发给城镇居民,农民则没有居民证。该制度实施的主要目的是

A. 服务于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

B. 强化城市政权以镇压反革命

C. 加大劳动力的计划管理力度

D. 杜绝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