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记》记载,汉中期以前,江南“地广人稀”,百姓“无积聚多贫”,而据《宋书》记载,南朝前期江南已经“地广野丰”,“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江南优越的自然环境
B. 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
C. 经济重心的进一步南移
D. 江南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
明朝洪武年间,政府允许商人用粮食换取盐引(一种取盐的凭证),商人可凭借盐引到指定的盐场去支取食盐,再到指定的地区去销售,获取利润。这一举措目的是
A. 扶植盐商发展
B. 活跃商品流通
C. 发展区域贸易
D. 加强商业管控
(加试题)古希腊是民主政治的摇篮,建筑是人们认识历史文化的无比珍贵的教科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柏拉图指出:当公民大会对有关城邦管理的事务进行审议时,站起来发言的可能是工匠、铁匠、商人、店主、富人、穷人,贵族或普通人,没有人对这些人提出反对,即使他们没有这方面的专长或经验,他们也提出建议。古希腊的150个城邦中,雅典(Athens)和斯巴达(Sparta)分别代表著两种不同形式的城邦。而每个一个城邦至少包括卫城、市集、庙宇,以及给男人用作浴场和体育训练场的“天体场”。除了参加奥林匹亚竞技会和其他体育竞赛活动之外,另一个带有民间性质的泛希腊宗教活动是酒神节的狂欢秘祭……在酒神节的狂欢仪式中表演各种节目,最后在一种性之迷狂中达到激情的高峰。
——摘编自赵林《西方文化论》等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社会的主要特征。
(2)请写出雅典卫城平面图中①、②两处的相应建筑物名称。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雅典卫城和平遥古城在建筑布局方面的突出特点。
(加试题)在国家统一和发展过程中,历史上的伟大人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资治通鉴》
材料二康熙皇帝曾说:“朕阅经史,塞外蒙古多与中国抗衡,自汉、唐、宋至明,俱被其害,而克宣威蒙古,并令归心如我朝者,未知有也。夫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譬之人身疮疡,方用针灸,肌肤无恙,而妄寻苦楚可乎?”治天下之道亦然,乱则声讨,治则抚绥,理之自然也。自古以来,好勤远略者,国家元气,罔不亏损,是以朕意不以生事为贵。”
——《清朝民族政策解读》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太宗的民族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处理少数民族地区事务中如何体现这一政策的。
(2)阅读材料二,请用一句话概括康熙帝的历史地位。后人对康熙帝的评价大致有两种:①康熙帝是一位“盛世圣君”。②康熙帝有才无识,因循误国。您更侧重哪一种认识?侧重分析①,请从处理蒙藏民族关系的角度予以阐述。侧重分析②,请从康熙执政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外交四个个角度予以说明(只作选择不作阐述,不得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充满了火药味。
——《“冷战”风云》
材料二 1998年年末,克林顿曾说:“啊,我想念冷战。”确实,二战后美苏两国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除了给一些国家提供了发展机遇外,还给了美国国力发展以多方面的刺激……
——齐世荣《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1)阅读材料一,结合史实说明美苏是如何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却“充满了火药味”的。
(2)依据材料二的思路,分析美苏“冷战”的积极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进一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既要搞好顶层设计,又要尊重群众和基层的首创精神。在过去长期的探索实践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改革经验。
——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二
——摘编自网络
(1)阅读材料一,分别指出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在“顶层设计”和“群众基层首创”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2)分析材料二,指出我国的对外开放呈现出哪些特点?结合所学,概括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国家为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所采取的重大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