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各项中,与唐朝商业无关的是
A. “俞大娘航船”规模宏大
B. 京城、省城和大商埠出现了会馆
C. “夜市”比较繁荣
D. “草市”的作用已经十分显著
孔子的学生子贡,“好废举(物贵而卖,物贱而买),与时转货赀”,“废著鬻财于曹鲁之间”;范蠡“以为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这表明,春秋时期
A. 儒家学派鼓励士人经商致富
B. 许多大商人获得了干预政治的权力
C. 各诸侯国致力于“以商富国”
D. 出现了有利于商业发展的社会环境
下列有关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情况不正确的是
A. 商品种类增多
B. 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
C. 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D. 政府对商人征收重税,商业萎缩
下面为中国古代某时段的商税简表。它反映出
| 年商税额 | 指数 |
995—998年 | 400万贯 | 100 |
1004—1008年 | 450万贯 | 113 |
1058年 | 700万贯 | 175 |
1064——1068年 | 846万贯 | 212 |
1077年 | 879万贯 | 220 |
A.唐朝贯彻重农抑商政策
B.宋代对商业活动课以重税
C.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D.宋代时商业活动繁荣
北宋四川地区通行的铁钱体重值小。大铁钱每十贯重120斤,小铁钱每十贯重65斤。买一匹绢,需用两万个小铁钱,重量达130斤,得用车载驴驮,极为不便。于是开始出现
A. 飞钱 B. 柜坊 C. 票号 D. 交子
有人称,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新文化”。这种“新文化”
A. 追求气势恢宏,浪漫神秘
B. 体现了日益通俗化的趋势
C. 注重铺陈排比,追求神韵
D. 适应了早期资产阶级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