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小说《白鹿原》产生于以追求历史、改写历史为宗旨的新写实历史小说思潮盛行的年代,白...

小说《白鹿原》产生于以追求历史、改写历史为宗旨的新写实历史小说思潮盛行的年代,白鹿原做为皇权制度下的一个典型的自然村落,自清末民初以来随着现代国家的兴起,诸如耕织、家政、祭祖、婚礼、认干亲、伐神取水、治丧、迁坟等礼俗都遭到了破坏。对此解读的史观角度是

A. 文明史观

B. 社会史观

C. 近代化史观

D. 整体史观

 

B 【解析】“耕织、家政、祭祖、婚礼、认干亲、伐神取水、治丧、迁坟等礼俗都遭到了破坏”反映了从社会生活方面入手的史观,是社会史观的体现,故B正确;文明史观主要从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不同文明形态来展开,故A错误;近代化史观指经济、政治等方面由传统到近代的转型,故C错误;整体史观指世界各地区由分散到整体,故D错误。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11年96家西方企业和40家中西联合企业的资本投资增至1.03亿银元,同时549家中国企业开始使用非人力驱动的机器设备,投资约为1.2亿银元。到1933年,中国现代工厂数量达3176家,雇佣产业工人超过50万。材料反映出当时

A. 经济近代性的因素增加

B. 中国工业发展严重依赖列强资本

C. 中国沦为列强经济附庸

D. 北洋政府时期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查看答案

1933年4月4日,国民政府断然废除银两,以0.715(两)兑换一(元)的比值用银元来取而代之,结果因世界市场白银急剧上扬而导致白银迅速外流,严重冲击了国民经济。1935年11月3日,政府发行统一的新纸币——法币。国民政府的金融改革是为了

A. 稳定国民经济秩序    B. 封锁苏区红色政权

C. 储备充足抗战经费    D. 顺应英美等国要求

 

查看答案

历史学家余英时在研究中国近代历史时提出“转石效应”——改革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经发动,便如危崖转石,非达于平地不止。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之后,浪潮就会冲击到法律和政治领域。依据上述观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引发“转石效应”的历史事件是

A. 洋务运动

B. 鸦片战争

C. 戊戌变法

D. 辛亥革命

 

查看答案

下表为中国农产品出口总值增长情况。它反映了

年份

出口各类货物的总值(千元)

农产品出口值及其占出口总值的百分比(%)

出口值(千元)

占出口总值的百分比(%)

1873

108,449

2,866

2.6

1893

181,713

28,423

15.6

1903

333,961

89,496

26.8

1910

593,337

231,957

39.1

1920

843,860

307,047

36.4

 

 

A. 农产品在外贸中处于顺差

B. 农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C. 农产品的世界竞争力上升

D. 资本主义经济已渗入农村

 

查看答案

下面是美国部分年代棉花产量和出口变化示意图。对该示意图解读准确的是,当时美国

A. 积极参与国际分工

B. 尚未完成工业革命

C. 棉纺织业发展迅猛

D. 加紧对外资本输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