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王晓华《从罗斯福新政看美国政府如何应对经济危机》写道:“据1932年9月美国《幸...

王晓华《从罗斯福新政看美国政府如何应对经济危机》写道:“据1932年9月美国《幸福》杂志估计,全国有3400万成年男女和儿童没有收入,占人口总数的28%”“从1929-1933年,全国仅罢工就有大约3000次。”为此,罗斯福政府

A. 致力于国家工业的复兴

B. 推行“以工代赈”

C. 实施农业减耕减产政策

D. 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工人失业的问题,而罗斯福政府为解决工人就业的措施是“以工代赈”,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罗斯福政府采取“以工代赈”而非国家工业的复兴,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是农业政策而和工人就业无直接的关系,不符合题意,排除;整顿财政金融体系目的在于恢复银行的信用,也和工人就业无直接的关系,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世纪30年代,美国工业复兴局对遵守最高工时最低工资的雇主颁发蓝鹰标志,并号召消费者购买标示蓝鹰标志的产品。对此,有人在媒体上发表如图漫画,

这表明作者

A. 站在罗斯福一边反对法西斯

B. 质疑罗斯福新政侵犯自由

C. 担心德国纳粹思想危害美国

D. 拥护国家干预经济的主张

 

查看答案

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

A. “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 “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C. “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D. “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查看答案

(题文)1929~1933年间,美国不少著名文化人被卷入赤贫人群,《愤怒的葡萄》的作者约翰•斯坦贝克连一块肥皂都买不起,只好使用猪油加草木灰和盐做肥皂洗衣服。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美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B. 美国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C. 资本家的残酷剥削

D. 生产绝对过剩导致危机

 

查看答案

某历史著作中包含有“蒸汽机引发的技术革命”历史……‘工场退位,工厂上位’……‘东方诸国的衰落’……‘无产阶级的出路’……‘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等小标题。此著作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 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

B. 东方国家的徘徊与挣扎

C. 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D. 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查看答案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石油化学工业发展的推到力主要是源于

A. 发电机和发动机的问世

B. 内燃机的发明

C. 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D. 垄断组织的产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