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宋代苏轼曾尖锐地指出:“国家自近岁以来,吏多而缺少,率一官而三人共之,居者一人,...

宋代苏轼曾尖锐地指出:“国家自近岁以来,吏多而缺少,率一官而三人共之,居者一人,去者一人,而伺之者又一人,是一官而有二人者无事而食也。”这种状况的出现根源于

A. 五代十国遗留下众多的历史问题

B. 宋代统治者进一步扩大科举取士

C. 宋代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举措

D. 宋代统治者推行无为而治的政策

 

C 【解析】 宋代为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通过增设职位、分化事权的措施,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形成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局面。材料中的“率一官而三人共之”“是一官而有二人者无事而食也”,正是这种现象的反映。故答案为C项。这种现象是宋代政策带来的后果,排除A项;B、D项不符合史实,均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历史上有监察区转为行政区的现象,如汉代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这体现出

A.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            B.经济发展导致地方行政区域调整

C.中央对地方的检查力度越来越弱           D.疆域变化影响地方行政区域设置

 

查看答案

北宋科举增加了取士数量,许多贫穷士人通过科举成功完成了身份的蜕变,这使后来者有理由相信,可以通过科举凭借自身实力获得光明前途,并跻身贵族。据《宋史》记载,在有传的1953人中,布衣入仕者占55.12%。这一现象有助于

A. 构建平等的政治管理体系

B. 大幅提升政府行政效率

C. 进—步完善科举选官程序

D. 改变传统政治结构

 

查看答案

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的重要史学著作,其中《宋史》最为浩繁,各种著述、实录、会要、奏议、文集等应有尽有,卷帙浩大,为二十四史之冠。这主要是因为宋代

A. 中央集权的加强

B. 商品经济的发达

C. 文官制度的影响

D. 科学技术的进步

 

查看答案

“宗法制”、“分封制”、“嫡长子继承制”、“三纲五常”等名词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即(  )

A. 家国同构    B. 中央集权    C. 儒表法里    D. 君主专制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1907年,因受徐锡麟案株连,秋瑾被官府处死,但当时民间并不认为秋瑾是革命党人。在秋瑾被处死后,其革命家形象得到了历代革命领袖的认同,孙中山、周恩来、宋庆龄等人,都曾为纪念她题词,各种民间与政府的纪念活动也层出不穷。据不完全统计,自秋瑾去世至今,学界已发表有关秋瑾的论文二百多篇,出版各种传记、年谱、普及读物及资料集50种左右,这些研究与介绍的文字,不但数量甚多,而且时间上连绵不断。在秋瑾就义后,以她为题材的各种小说、戏曲和电视电影等也连续刊出,通过各种文艺形式的传播,秋瑾的女性革命家形象逐渐获得民众与世俗社会的广泛认同。秋瑾并不是天生的革命家,她的革命家形象是通过多种历史因素的机缘际会而建构起来的,在所有的诸种历史因素中,最关键的一点是她作为女性的性别优势。

—李细珠《秋瑾女性革命家形象的历史建构》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秋瑾女性革命家形象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秋瑾女性革命家形象形成的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