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28年,苏联爆发粮食收购危机。面对这一危机,斯大林认为,只有用阶级斗争的办法...

1928年,苏联爆发粮食收购危机。面对这一危机,斯大林认为,只有用阶级斗争的办法,才可能真正解决这一危机,解决农村资本主义向苏维埃政权进攻的不利局面。材料表明

A. 危机根源在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左”倾思想占据上风

C. 农业集体化不适应工业化的需要

D. 新经济政策取得巨大成就

 

B 【解析】“斯大林认为,只有用阶级斗争的办法,才可能……解决农村资本主义向苏维埃政权进攻的不利局面”,这说明斯大林认为粮食收购危机是阶级矛盾,是敌我矛盾,这是“左”倾思想的反映,故B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在1921年就结束了,故A项错误;苏联农业集体化开始于1929年,故C项错误;这不是新经济政策的成就,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严复在《救亡决论》中说:“驱夷之论既为天下之所废而不可行,则不容不通知外国事。欲通知外国事,自不容不以西学为要图,此理不明,丧心而已。救亡之道在此,自强之谋亦在此,早一日变计,早一日转机,若尚因循,行将无及。”这表明严复主张

A. 通晓夷情抵抗列强侵略

B. 坚持变法维护清朝统治

C. 反对守旧宣传进化思想

D. 提倡西学挽救民族危亡

 

查看答案

(题文)1925年6月,永利碱厂创办人、大实业家范旭东通过上海英文《大陆报》发表题为《请看英人摧残国货毒辣手段》的文章,披露工业用盐收税案的经过,揭露英国资本家丁恩等人侵犯主权、摧残我国工业的情况,在舆论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材料表明

A.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制约

B.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

C.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官僚资本的阻碍

D. 民族资本主义在技术领域受制于人

 

查看答案

1910年,晚清官方在南京举办规模最大的博览会——南洋劝业会,还设有两个外国展厅。其中,湖北的茶叶、景德镇的瓷器、广东的黑檀、汕头的亚麻抽绣,最吸引人眼球。外国展品有英国机器、德国和日本军用物资、美国的广告等。各省众多人士纷纷乘坐火轮、火车前去参观。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 重视兴办实业

B. 被迫开放市场

C. 主动融入世界

D. 出现“短暂春天”

 

查看答案

“十四年抗战”逐渐成为国内史学界的共识,凸现了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下列史料,最能印证它的是

A. 九一八事变后不久,日军在长春活埋了200多人

B. 1931年到1935年,日军在东北共伤亡169660人

C. 1933年到1937年,中国完成了沿海要塞区的建设

D. 中国迫使美英在1943年宣布废除对华不平等条约

 

查看答案

“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毛泽东在这里描述的是

A. 北伐战争期间的农民运动

B. “工农武装割据”下的土地革命

C. 1947年启动的土地改革

D.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土地改革运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