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学者钱穆认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钱穆先生的观点是
A. 唐朝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
B. 唐朝皇帝还未拥有足够的专制权力
C. 唐朝三省相互牵制
D. 唐朝实行集体决策机制
明太祖与宋太祖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最相似的是:
A. 设特务机构,由皇帝直接控制
B. 改变和分散地方机构及权力
C. 废除原来的全国行政区划
D. 改变选拔官吏的方法,实行八股取士
范仲淹于公元1015年中进士,曾先后做过河中府通判、饶州知府、睦州知州等官,于1043年到中央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继而推行新政。下列对范仲淹仕途中职位的描述,错误的是
A. 通判负责监督知州
B. 知州管理地方行政
C. 参知政事行使地方监察权
D. 枢密使的设置有利于加强君权
“郡县制建立了近两千年,不能改变。古往今来上上下下的人都安于这种制度,这是势所必然,若不是由于合理,哪能够如此呢?”下列对秦始皇废分封、置郡县“势所必然”理解错误的是
A. 吸取了分封制导致春秋战国诸侯纷争局面的教训
B. 是强化地方独立性的需要
C. 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后的需要
D. 与秦朝所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相适应
皇帝主要通过奏事、朝议等形式控制着整个国家机器的运转。秦朝参加朝议的官员不包括
A. 丞相
B. 御史大夫
C. 九卿
D. 郡守
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管宗庙礼仪,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少府掌管皇帝日常生活供应,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等。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
A. 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B. 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C. 职务细化,各负其责
D. 官员众多,政务繁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