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化的流动推动社会进步。
小华同学在阅读中对复旦大学姜义华教授的这一观点留下了深刻印象:中华文明有两种制度化的流动推动了社会的不断进步:一是人的身份地位流动。人没有固定不变的身份地位,但可以经过自身的努力而得到改变。二是土地的流动。“商鞅变法”后,土地一直在流动中,土地流动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维持理性发展的最根本财富。
(1)小华发现以上观点在中国历史发展中能找到一些史实印证,为此做了一张学习卡片,请你帮他填写完整。
土地流动:北魏孝文帝改革推行的①,一定程度上使农民获得了无主荒地,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身份流动:隋炀帝时,始设进士科,②形成,在唐宋元各朝沿用并完善。这种通过读书、考试改变身份的制度,它的积极作用是③。
(2)小华依托以上观点解读了商鞅变法和梭伦改革。请你模仿示例,完成表格。
| 商鞅变法 | 梭伦改革 |
经济基础 | 春秋战国时期,以铁犁牛耕为代表的生产力获得了发展。 | 工商业是雅典发展的经济基础。 |
财富流动 | ④ | “解负令”,使债务奴隶重获土地和自由;鼓励发展农业和工商业,扩大了下层平民的就业机会,保证了工商业者的核心利益。 |
身份变革 | 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使平民们获得了提高社会地位的途径。 | ⑤ |
(3)社会进步是曲折的。小华发现一些国家的改革在“身份变革和财富流动”的同时,存在着“流动并不彻底”的问题,这些都会影响社会发展。请你结合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来说明这一观点。
梁启超曾说:“孟子尝标举‘知人论世’之义,论世者何?以今语释之,观察时代之背景是已。”这段话强调进行史学研究应当
A. 一分为二进行评价
B. 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评价
C. 全方位多角度看待
D. 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联合国定2005年为国际物理年,以纪念1905年这个科学史上的“奇迹之年”。这年一位青年人发表的几篇论文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物理学,为造福后世的诸多技术奠定了基础。这位“青年人”是
A. 拉马克
B. 普朗克
C. 爱因斯坦
D. 霍金
1917年列宁在斯莫尔尼宫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人类历史上的新纪元已经开始!”列宁提出这一论断的依据是
A. 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了现实
B. “国际工人协会”成立
C. 无产阶级第一次建立了政权
D.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建立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 结论 |
A | 唐末五代,藩镇割据,战争频繁,武人称雄 | 军功成为入仕的唯一标准 |
B | 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 棉纺织业成为元朝朝廷赋税的主要来源 |
C | 1861年后的30年间俄国粮食产量增加了2/3,其欧洲部分的耕地面积增加了1/4 | 俄国实现了农业现代化 |
D | 19世纪末,日本建成第一个大型冶金企业——八幡制铁所。它第一年的生产就占日本钢铁产量的53%,钢材产量的82% | 日本钢铁行业出现了垄断 |
A. A
B. B
C. C
D. D
《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天皇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天皇依帝国议会之协赞,行使立法权;司法权由法院以天皇名义依法律行使之。”由此可以看出日本政治体制的特点是
A. 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民主政体
B. 天皇实际上享有绝对的权力
C. 天皇和议会共同掌握行政权
D. 内阁大臣辅佐天皇行使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