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站在21世纪的开头,回看风云变幻的20世纪,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仍然值得我们去反思。...

站在21世纪的开头,回看风云变幻的20世纪,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仍然值得我们去反思。

材料一罗斯福大胆地采取了一些措施,促使经济再膨胀,缓解大萧条引发的痛苦。他的解决国家灾难的计划——被称为新政——包括阻止银行破产的立法、提供就业和农业补贴、保证最低工资、为老年人提供社会保障。它的基本前提,即联邦政府保护人们的社会和经济财富是正当的,标志着美国政府政策的重大改变,开始了社会改革立法的趋势,而这种趋势在大萧条后仍持续了很久。

—(美)杰里﹒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史》

材料二苏联局势的动荡和经济危机的加深,严重影响到戈尔巴乔夫的声誉和威信。为了缓解危机,戈尔巴乔夫把希望寄托在西方强国上,指望从西方得到大量援助渡过目前的难关。7月初,戈尔巴乔夫带着旨在推动私有制,放弃国家干预,迅速向市场过渡的“哈佛计划”会晤了西方七国首脑。尽管七国首脑与戈尔巴乔夫达成了六项协议,但在对苏联财政援助这一至关重要的问题上却搁置起来,使戈尔巴乔夫空手而归。

—陈思、杜正艾《两霸争雄》

材料三事实上,20世纪80年代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可以说与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总统的新政很相似。两大方案都是为应对令人痛苦的危机——美国胡佛时期的大萧条和苏联勃列日涅夫时期的经济停滞——而设计的。两大方案都是由不是来自下层、而是来自上层、来自国家上层的领导人领导进行的。罗斯福和戈尔巴乔夫都对推翻其社会制度的革命不感兴趣,但却对足以保持和重新焕发这些制度活力的改革感兴趣。尽管他们的改革方案的目的是保守的,但这两位领导人都遭到了保守派和激进派的强烈反对;保守派害怕不确定的未来,激进派要求施行社会外科手术而不是急救。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罗斯福为“促使经济再膨胀,缓解大萧条引发的痛苦”采取的重要措施。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政府经济政策是怎样改变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知识,分析造成“苏联局势动荡和经济危机加深”的原因。戈尔巴乔夫为推动私有制改革在城市和农村所采取的措施是什么?“哈佛计划”与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80年代苏联的改革与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新政有哪些相似之处?两者在实质上有何不同?

 

(1)措施:阻止银行破产立法、提供就业和农业补贴、保证最低工资、为老年人提供社会保障。改变:由自由放任政策改变为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2)原因:勃列日涅夫改革使苏联经济停滞和美苏争霸。 城市:企业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租赁和承包,并出现了与国外合资的企业; 农村:一些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也开始实行租赁制和建立家庭农场。 不同:对经济体制进行了彻底的变革。 (3)相似:解决经济危机;国家上层的领导人推动(自上而下);维护本身的制度;改革遭到反对。不同:前者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后者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解析】 试题第(1)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罗斯福新政的分析与掌握。回答“措施”时要结合材料“包括阻止银行破产的立法、提供就业和农业补贴、保证最低工资、为老年人提供社会保障”分析解答。回答“改变”时要联系所学的面对经济危机,胡佛政府和罗斯福政府的政策的不同之处进行分析解答。 第(2)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分析与认识。回答“原因”时要联系所学的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从当时苏联过呢面临的困难及国际美苏争霸的影响两个方面作答。对于“城市和农村改革措施”,只要结合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分析解答即可。回答“不同”时,要注意结合材料“戈尔巴乔夫带着旨在推动私有制,放弃国家干预,迅速向市场过渡的‘哈佛计划’”认识改革的目的,但要注意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都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仍然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 第(3)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比较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回答“相似点”时可根据材料三从改革的背景、方式、目的和结果等角度分析作答;回答“实质不同”时要根据改革过程中市场和国家的宏观调控的作用来区别。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喧声的干扰,遭到了新闻标题以及电影和电视中的不断变化的镜头的攻击。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的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材料二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广大亚非拉国家经济的不发达状况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发达状况“并非两个孤立而无联系的对象”,两者是“相互联系”的。

请回答:

(1)材料描述的“这一世界”处于工业革命的哪一阶段?

(2)材料一中提及的电车和汽车,其出现的先决发明是什么?

(3)结合史实说明,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工业革命两个时期,材料二中的“联系”是怎样体现的?

 

查看答案

民主进程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美国1787年制宪会议的核心人物麦迪逊说:“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建立民主政治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材料三1953年颁布的“人大选举法”规定了选举方式为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在代表名额比例上,直辖市和工业大城市每10万人选代表1人,一般省份每80万人选1人;人大代表实际实行等额选举。

“文革”期间,全国人大停止会议8年之久……

1979年,修订后的《选举法》规定,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正式规定了差额选举的原则。2010年春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修改为1:1。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美国1787年宪法中是如何体现材料一中关于“对政府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的?

(2)材料二中图片是历史的见证。参照图一示例,给图二、图三配写解说词。

示例图一: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根据“三三制”原则,组建抗日民主政府,团结了社会各阶层,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依据材料三指出我国人大代表选举办法的变化。纵观人大代表选举方式的演变,简述新中国民主进程呈现出了怎样的演变轨迹。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的里亚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无一不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丘吉尔在富尔顿的演说

材料二余相信美国之政策旨在支持自由之民族以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之征服企图

—杜鲁门致国会的咨文

材料三美国应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材料四本公约各缔约国……协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

—《北大西洋公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丘吉尔所说的“铁幕”下的国家和地区指的是哪些?根据材料二、三,杜鲁门采取了什么具体措施?

(2)这四段材料反映了战后初期美国的政策是什么?它说明了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消灭六国,统一中国,建立起了多民族、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汉武帝把这项事业继承下来,并推向前进。……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基业得以奠定。

——张传玺《中国古代多民族、大一统国家形成的三个阶段》

材料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用一句话概括秦始皇开创的“大一统”局面对中国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西汉时期如何从政治方面推进中国“大一统”局面的发展?

(2)材料二反映了唐朝的什么制度?与秦朝相比,唐朝相权有何特点?

(3)从根本上看,古代政治制度具有什么演变趋势?

 

 

查看答案

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相比,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特点是

A. 改革造成了人们的思想混乱

B. 注重农业垦荒

C. 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发展

D. 对所有制结构进行调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