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蔡侯纸”是中国最早的纸

B

徐光启编撰《农政全书》

明代农业科技水平全面提高

C

康熙帝向西方传教士学习数学、天文知识

清初全社会关注西方自然科学

D

孙中山《兴中会章程》:“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

孙中山建立兴中会的目的是挽救民族危亡

 

 

A. A

B. B

C. C

D. D

 

D 【解析】根据“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可判断得出孙中山建立兴中会的目的是挽救民族危亡,故D正确;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无法推出“蔡侯纸”是中国最早的纸的结论,A错误;徐光启编撰的《农政全书》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无法推出明代农业科技水平全面提高的结论,B错误;康熙帝向西方传教士学习数学、天文知识,反映的是康熙个人的行为,无法推断出全社会关注西方自然科学,C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两宋时,四川远离中原战火,局势一向较为安定且富庶,成都、眉山成为四川刻书中心。到十三世纪中叶,蒙古兵攻占四川地区,大肆抢掠,成都、眉山的版刻业自此一蹶不振。由此可见

A. 战争是破坏经济文化发展的罪魁祸首

B. 社会安定是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条件

C. 经济繁荣促进了雕版印书业的发展

D. 两宋时四川地区活字印刷术较发达

 

查看答案

魏晋南北朝时期,统治者有时下诏奖励廉吏。如曹魏时期,魏文帝因华歆清贫,“下诏曰:‘司徒,国之俊老;所与和阴阳理庶事也。今大官重膳,而司徒蔬食,甚无谓也。’特赐御衣,及为其妻子男女皆作衣服”。统治者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A. 树立政府良好形象

B. 促使官员廉洁自律

C. 为了巩固自身统治

D. 借此笼络文武重臣

 

查看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士人“朝秦暮楚”、“楚才晋用”的现象十分普遍。至 战国后期,屈原为楚殉国是忠于国家的一个典型案例。西汉时,涌现了一批忧国忧民、 为国尽忠的士人。这反映出

A. 知识分子热衷于政治活动

B. 士人国家认同的发展趋势

C. 知识分子的地位逐渐降低

D. 儒家思想影响越来越深远

 

查看答案

2016年,新中国的年轮已刻上六十圈,一个甲子的岁月既有风风雨雨,也有辉煌灿烂。有的评论者曾将六十多年来的历史分成两半,“前三十年收获的是民心,后三十年收获的是美元”。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民中国,屹立亚东。光芒万道,辐射寰空

——郭沫若《新华颂》1953年

材料二: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确立和坚持,而且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从无到有的问题,使中国赢得了经济上的,独立

——《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三:上世纪80年代初,侯永禄所在的陕西合阳县开始实行“包干到户、包产到户”,一些群众听说后惋惜地说“辛辛苦苦30年,一夜退到解放前”.甚至有位退伍军人慨叹”领导们把咱这一代农民做了实验田了!”侯水禄在日记里写道:“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他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不管怎么说,大包干就是好,大锅饭就是不怎么样。”

材料四: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前三十年新中国为何能够收获民心?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前后三十年分期的标志是什么?为什么有些农民认为“大包干”是“一夜退到解放前”,有些农民认为“大包干就是好”?

(3)据材料四,指出后三十年中国除收获美元外还收获了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7年11月,梁启超开始执教湖南时务堂,要求学生学以致用,服务于变法维新大业。在学堂中,梁启超放言高论,无所忌惮。他当时的教学法有两面旗帜,“一是陆王派的修养论;一是借《公羊》《孟子》发挥民权的政治论”。梁启超在课堂讲授中,在学生的札记批语中,以“公羊三世说”为中心,发挥《孟子》中“民贵君轻”“诛民贼”“保民而王”“与民同乐”诸义,涉及民权、议院、总统、道德、官制、习俗等诸多敏感领域。

——摘编自李宝红《梁启超与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附会”现象》

材料二    倭变法以来,凡几稔矣。吾不谓其中无豪杰能者,主权势而运国机,然彼不务和其民,培其本,以待其长成而自至,乃欲用强暴,力征经营以劫夺天下……不知兵之可恃而长雄者,皆害强以后之果实。无其本而强为其实,其树不颠仆者寡矣。……华人好言倭学西法,徒见皮毛,岂苛论哉!

——摘编自严复原强续篇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梁启超宣传西学的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方式的利弊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严复的观点。根据材料一、二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严复等人关注西学保留的时代背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