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为了巩固海防,防患于未然,清政府采取措施,于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为了巩固海防,防患于未然,清政府采取措施,于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正式宣布,洋船“止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如或再来,必令原船返棹至广,不准入浙江海口。”嗣后外商虽多次要求增设口岸,都未成功,只准在广州一口贸易。

—摘编自郑学檬等著《简明中国经济通史》

材料二由于自唐宋之际经济重心南移以来,沿江沿海地区原为中国的经济精华区所在,因此19世纪中叶中国对西方开放贸易以后,列强很自然地要求在最有生意可做的沿江沿海地区设立租界。19世纪末,列强在中国设立租界的地点计有上海、广州、厦门、福州、天津、镇江、汉口、九江、烟台、芜湖、重庆、杭州、苏州、沙市、鼓浪屿、长沙。这些租界……辐射而出的现代经济并不能普及中国各个角落,而以沿江沿海地区为限。以工业资金为例,上海一港之金属冶炼、棉纺织、缫丝、面粉制造、榨油、印刷、蜡烛、肥皂等企业均居全国首位。18951913年,中国所发展的现代工业,其创办资本在上海、武汉、天津、广州的即占52.06%,而就全部通商口岸的创办资本言,则占全国创办资本之66.24%,内地企业仅占33.76%。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乾隆年间清政府对外贸易管理的特点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末列强在华广设租界的原因,并简要评析。

 

(1)特点:对外贸易严加限制;只准广州一口贸易。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巩固海防以商制夷。 (2)原因:19世纪末列强对华侵略加深,清政府开放了较多的通商口岸;通商口岸所处沿江沿海地区,属于中国经济重心地区;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列强需要扩大对华贸易。(言之有理即可)评析:成为列强侵华的据点,便利列强掌控中国;作为西方现代技术在华传播中心,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但传播的现代经济以沿江沿海地区为限,难以普及中国各个角落。(言之有理即可酌情赋分) 【解析】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必令原船返棹至广,不准入浙江海口”“只准在广州一口贸易”的信息从闭关锁国政策归纳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一“为了巩固海防,防患于未然”和所学从政治和经济角度思考回答。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沿江沿海地区原为中国的经济精华区所在”“列强在中国设立租界”的信息以及所学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以及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列强需要扩大对华贸易等角度思考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末列强在华广设租界史实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分析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73年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如果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就势必会加剧通货膨胀;如果实行缓和通货膨胀的政策,又会降低经济增长速度。对此“两难”选择的理解,正确的是

A. 选择前者,就会出现高失业率

B. 选择前者,利于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C. 选择后者,利于扩大社会需求

D. 选择后者,就会触发新的经济危机

 

查看答案

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东欧许多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额的增长速度已超过了与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增长速度。这种情况表明

A. 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影响巨大

B. 东西方关系出现相对缓和局面

C.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迅速发展

D. 世界经济全球化障碍得以扫清

 

查看答案

马歇尔计划涉及的资金通常都先交付给欧洲各国的政府,所有资金由所在国政府和经济合作总署共同管理,每个参与国的首都都会驻有一名经济合作总署的特使,特使职位一般都由一位有一定声望的美国籍商界人士出任。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A. 加强了美国对参与国的控制

B. 直接促成战后欧洲的分裂

C. 促使受援国成为美国的附庸

D. 开启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查看答案

下表反映了经济危机期间美国完全失业工人比重(%)状况。可以直接改变这一状况的是

A. 控制物价

B. 兴建公共工程

C. 调整劳资关系

D. 实行救济

 

查看答案

1928年1933年,苏联许多农民屠宰牲口,已经被充公的“富农”的牲口由于无人照管而死亡。结果牲口总存栏数剧减,直到苏联解体,牲畜总数也没有恢复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1913年的水平。这反映了当时的苏联

A. 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尚未完成

B. 工业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

C. 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严重

D. 农业集体化运动影响深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