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题文)大前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于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基本矛盾而...

(题文)大前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于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基本矛盾而产生的。小前提:罗斯福新政将美国私人垄断资本义推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结论:罗斯福新政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个三段式的推理属于

A. 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B. 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C. 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D. 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C 【解析】试题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前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于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基本矛盾而产生的,正确。小前提:罗斯福新政将美国私人垄断资本义推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正确。结论:罗斯福新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而不是消除,错误。所以答案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苏联之所以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

A. 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B. 合理地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

C. 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D. 适时纠正了经济政策中存在的弊端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工业革命都以技术为中心,但现在,多数国家却仍然落后,不是因为不知道这些技术,而是因为运用先进技术的资本不够,操作和使用的技术水平不够,更重要的是,不愿接受先进技术必然会带来的社会改组。材料突出反映了

A. 落后国家掌握先进的技术就能迎头赶上

B. 接受技术和资本就能实现社会改组

C. 落后国家具有足够的资金就能突破重围

D. 工业革命需具备心理和文化的动因

 

查看答案

中国1978年底以后的经济改革获得了成功,而苏联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最终都没有成功,其主要原因是(  )

A. 缺乏正确的改革理论和政策指导

B. 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

C. 没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D. 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方面

 

查看答案

18世纪60年代以前,荷兰人是在华最大的茶叶经销商,1765年开始,英国东印度公司购买的茶叶基本占中国出口货物的50%以上,19世纪后这个比例超过90%。这一变化反映了

A. 收复台湾后荷兰失去对华贸易的基地

B. 英国订单大清政府鼓励商人与其贸易

C. 荷兰海上霸权丧失贸易遭受英国排挤

D. 英国率先打开中国大门拥有贸易优势

 

查看答案

下面是近代以来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示意图,图示中两次发展热潮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A. 政府政策鼓励支持

B. 列强放松对华侵略

C. 实业救国开始兴起

D. 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