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题文)1918年7月,苏维埃人民委员会根据列宁的提议,拟定了《俄国吸收外国资本...

(题文)1918年7月,苏维埃人民委员会根据列宁的提议,拟定了《俄国吸收外国资本的条件提纲》,10月又通过了向农民征收实物税的法令。这些举措表明苏俄

A. 决定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已意识到商品经济的重要性

C. 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方针

D. 作出废除余粮收集制的决定

 

B 【解析】从材料中“吸收外资”和“实物税”等信息可知,当时苏俄已经意识到商品市场的重要作用,故选B项。材料所示内容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符,故A项错误;CD项符合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开始实施于1921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近代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流经济理论影响力演变曲线图,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A. A理论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

B. B理论崇尚自由放任政策

C. 罗斯福新政是在B理论指导下进行的

D. A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复苏的重要原因是经济滞胀

 

查看答案

(题文)大前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于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基本矛盾而产生的。小前提:罗斯福新政将美国私人垄断资本义推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结论:罗斯福新政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个三段式的推理属于

A. 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B. 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C. 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D. 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查看答案

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苏联之所以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

A. 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B. 合理地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

C. 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D. 适时纠正了经济政策中存在的弊端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工业革命都以技术为中心,但现在,多数国家却仍然落后,不是因为不知道这些技术,而是因为运用先进技术的资本不够,操作和使用的技术水平不够,更重要的是,不愿接受先进技术必然会带来的社会改组。材料突出反映了

A. 落后国家掌握先进的技术就能迎头赶上

B. 接受技术和资本就能实现社会改组

C. 落后国家具有足够的资金就能突破重围

D. 工业革命需具备心理和文化的动因

 

查看答案

中国1978年底以后的经济改革获得了成功,而苏联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最终都没有成功,其主要原因是(  )

A. 缺乏正确的改革理论和政策指导

B. 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

C. 没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D. 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方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