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53年,赫鲁晓夫上台,揭开苏联改革的序幕,这些改革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最终...

1953年,赫鲁晓夫上台,揭开苏联改革的序幕,这些改革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最终都失败了。导致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 允许私人小企业的发展

B. 推行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

C. 开展了垦荒和推广玉米种植运动

D. 未能从根本上摆脱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D 【解析】赫鲁晓夫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改革的闸门,但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没有进行总体的规划和科学的实验,虽取得一些成果,却未能从根本上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是其失败的根本原因,故D正确;A不是赫鲁晓夫改革的措施,且与材料无关,排除;B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C是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西欧出现了与欧亚乃至全球传统农业文明有着本质差别的一种新的充满活力、扩张性的文明,……欧洲用了四个世纪(1500——1900)建立起其在世界范围的统治,而过了50年这种统治就土崩瓦解了。对材料中文明的扩张性的正确理解是

A. 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 B. 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C. 资产阶级革命改变世界历史 D. 欧洲国家最终确立世界霸权

 

查看答案

(题文)下表是1850年、1870年德、法、英三国蒸汽动力使用情况,这说明

A. 资本主义国家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B. 法国政局动荡影响经济快速发展

C. 德国统一促进了工业化迅速发展

D. 英国工业化起步最早发展最迅速

 

查看答案

17世纪,英国与荷兰之间“有遍布全球的冲突点……这些争端直接促成1652~1674年的接连三次的(英荷)战争。”当时,英国发动三次英荷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 推动英国机器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B. 将北美洲和大洋洲纳入世界市场

C. 夺取海外贸易优势和抢占殖民地

D. 保护跨越大西洋的黑人奴隶贸易

 

查看答案

下图是中国近现代四种经济形式的发展走势示意图,其中1所代表的经济形式是

A. 洋务企业    B. 民族资本企业

C. 外国资本企业    D. 官僚资本企业

 

查看答案

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者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

A. 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 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 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

D. 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