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30年,美国通过《斯姆特霍利关税法》美元贬值41%,以增强美国对外贸易竞争,...

1930年,美国通过《斯姆特霍利关税法》美元贬值41%,以增强美国对外贸易竞争,1931年,英国颁布《紧急进口税条例》,对进口货物征税50%,这些举措

A. 有利于世界秩序的稳定

B. 促进经济全球化发展

C. 有利于摆脱经济大危机

D. 加剧世界经济的混乱

 

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实行货币贬值,不利于世界经济秩序的稳定,A错误;在经济大危机之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美国,孤立主义重新抬头,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B错误;这种不负责的、单方面的报复性贸易政策,不利于摆脱经济大危机,C错误;由材料可知,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以邻为壑的报复性贸易政策与行为,加剧了世界经济的混乱,D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53年,赫鲁晓夫上台,揭开苏联改革的序幕,这些改革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最终都失败了。导致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 允许私人小企业的发展

B. 推行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

C. 开展了垦荒和推广玉米种植运动

D. 未能从根本上摆脱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查看答案

西欧出现了与欧亚乃至全球传统农业文明有着本质差别的一种新的充满活力、扩张性的文明,……欧洲用了四个世纪(1500——1900)建立起其在世界范围的统治,而过了50年这种统治就土崩瓦解了。对材料中文明的扩张性的正确理解是

A. 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 B. 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C. 资产阶级革命改变世界历史 D. 欧洲国家最终确立世界霸权

 

查看答案

(题文)下表是1850年、1870年德、法、英三国蒸汽动力使用情况,这说明

A. 资本主义国家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B. 法国政局动荡影响经济快速发展

C. 德国统一促进了工业化迅速发展

D. 英国工业化起步最早发展最迅速

 

查看答案

17世纪,英国与荷兰之间“有遍布全球的冲突点……这些争端直接促成1652~1674年的接连三次的(英荷)战争。”当时,英国发动三次英荷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 推动英国机器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B. 将北美洲和大洋洲纳入世界市场

C. 夺取海外贸易优势和抢占殖民地

D. 保护跨越大西洋的黑人奴隶贸易

 

查看答案

下图是中国近现代四种经济形式的发展走势示意图,其中1所代表的经济形式是

A. 洋务企业    B. 民族资本企业

C. 外国资本企业    D. 官僚资本企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