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79年,德国和奥匈帝国签订同盟条约的直接目的是 A. 共同对付沙俄的威胁 B...

1879年,德国和奥匈帝国签订同盟条约的直接目的是

A. 共同对付沙俄的威胁

B. 帮助意大利争夺突尼斯

C. 在全球与英国争夺殖民地

D. 对抗法国的军事威胁

 

A 【解析】1879年,德国和奥匈帝国签订一个主要是针对俄国的秘密军事同盟条约。后来,意大利也加入了这一同盟,形成了由德国控制的‘三国同盟’,又称‘同盟国’。”可知,1879年,德国和奥匈帝国缔结“同盟条约”主要是针对共同对抗来自俄国的威胁,故A项正确;帮助意大利争夺突尼斯不是题干反映的直接问题,故B项错误;在全球与英国争夺殖民地是20世纪初,此时德国还不具备和英国争夺殖民地的实力,故C项错误;对抗法国不符合材料主旨,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巴黎和会上对战败的德国海外殖民地的处理方式是

A. 由战胜国以“委任统治”形式瓜分

B. 由国联接管

C. 由德国继续统治

D. 承认殖民地独立

 

查看答案

学者罗素说:“这场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发展的原因则是由于以下因素:俄国渴望占有君士坦丁堡;德国在控制土耳其后,还渴望扩展到巴格达和波斯湾;而对于波兰的独立问题而言,虽然德国希望波兰享有自治权,但是俄国却并不希望如此。”罗素强调的是

A.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发展不平衡演化成战争

B. 列强争夺势力范围斗争的发酵引发了战争

C. 巴尔干地区成为一战前欧洲的“火药桶”

D. 德俄两国的极端民族主义思想孕育了战争

 

查看答案

(题文)民族主义在历史上没有起到的作用是

A. 欧洲列强对外侵略的工具

B. 亚非拉地区反对殖民压迫争取独立的武器

C. 保卫祖国的一面旗帜

D. 民族团结和睦的桥梁

 

查看答案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德矛盾的焦点是

A. 争夺欧洲霸权

B. 争夺巴尔干半岛

C. 争夺殖民地

D. 争夺海上霸权

 

查看答案

下表是根据《大国的兴衰》改编的《西方列强工业生产排名变化表》,从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排名

1860年

1870年

1890年

1900年

1

英国

英国

美国

美国

2

法国

美国

英国

德国

3

美国

法国

德国

英国

4

德国

德国

法国

法国

 

 

A. 工业革命开展时间的先后决定了其工业的排名次序

B.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欧洲强国走向衰落

C. 美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大受益国

D. 工业革命进程中各国发展不均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