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偷袭珍珠港是指由日本政府策划的一起偷袭美国军事基地的事...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偷袭珍珠港是指由日本政府策划的一起偷袭美国军事基地的事件。太平洋上的珍珠港是交通的主要枢纽,夏威夷东距美国西海岸,西距日本,西南到诸岛群,北到阿拉斯加和白令海峡,都在2000海里到3000海里之间,跨越太平洋南来北往的飞机,都以夏威夷为中续站。日本认为先在太平洋上夺取制空制海权就意味着南下的道路畅通无限,必须先摧毁珍珠港,于是日本策划了珍珠港突袭。

1941年12月7日,日本帝国海军偷袭美国,轰炸了夏威夷珍珠港的战舰和军事目标。美军毫无防备,他们在爆炸的巨响中醒来,仓促进行自卫。整场先发制人的袭击在90分钟内结束,彼时.日本炸沉了四艘战列舰和两艘驱逐舰,炸般188架飞机,受损的建筑、船只和飞机到更多。攻击中约有2400名美国人丧生,另有1250人受伤。攻击过后,日本正式向美国宣战,次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发表了著名的“国耻”演讲。他随后签署了对日本帝国的正式宣战声明。几日之内,纳悴德国与意大利向美国宣战,而美国也迅即予以了宣战回应。

—摘编自《二战辞典:偷袭珍珠港》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偷袭珍珠港所带来的影响。

 

(1)原因:美日矛盾加剧,美国采取了一系列打击日本的措施;日本希望在美日战争中获得主导权;珍珠港是交通枢纽.,战略地位重要。 (2)影响:沉重打击了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军事力量;美国对日本正式宣战,二战范围扩大;促使反法西斯各国走向联合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解析】 (1)依据材料中“日本帝国海军偷袭美国,轰炸了夏威夷珍珠港的战舰和军事目标”的信息并结合所学从“美日矛盾以及珍珠港的军事地位”角度归纳回答。 (2)依据材料中“纳悴德国与意大利向美国宣战,而美国也迅即予以了宣战回应”的信息并结合所学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以及联盟形成”等角度思考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布尔什维克党提出“我们不要战争,我们要土地”的口号,在后方按现有成年男子分得土地,前线参战的士兵担心失去分得土地的机会,离开军队逃回家分土地,俄国对德国的战争也难以为继了。此事反映了

A. 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实行土地公有制

B. 布尔什维克党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一致要求对德国作战

C. 此土地政策对结束俄国与德国的战争起了重要作用

D. 布尔什维克党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一致同意结束对德国的战争

 

查看答案

(题文)日本军部在1907年上奏天皇的奏折中,把美国列为第二号假想敌;1923年又将其改为头号假想敌。美国军方1913年正式提出了以日本为敌人的“橙色作战计划”;巴黎和会后,美国对该计划给以更多的注意,并进一步考虑加强在夏威夷、关岛和菲律宾群岛的设防。这些行为说明

A. 一战前后美日加强各自防御

B. 日美加紧争夺亚太地区

C. 日本实施“大东亚共荣圈”计划

D. 美国推行“门户开放”政策

 

查看答案

“一个半疯癫的18岁肺病患者,醉心于狂热民族主义剧毒的加夫里诺·普林西普……砰砰几枪,声震全球。”这个“声震全球”是指什么事件

A. 萨拉热窝事件

B. 巴尔干战争

C. 俄国十月革命

D. 马恩河战役

 

查看答案

“用亚洲人的观点来看,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国际社会内的一场内战。”K.M.潘尼卡界定第一次世界大战性质的依据是

A. 第一次世界大战局限在欧洲范围内进行

B.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矛盾激化的产物

C.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是主要的分赃国

D.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了毁灭性打击

 

查看答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德矛盾是帝国主义列强间的主要矛盾。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A. 英、德在世界范围内争夺殖民地与霸权斗争最激烈

B. 英、德矛盾的发展导致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出现

C. 英、德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D. 英、德关系的变化导致世界格局变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