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从1962年10月22日到12月14日间,肯尼迪和赫鲁晓夫之间来往的信件就有25...

从1962年10月22日到12月14日间,肯尼迪和赫鲁晓夫之间来往的信件就有25封,……在这些信件中,两人虽然相互指责对方的行为,但是都明确表达了避免世界因为这场危机陷入核大战、通过和平谈判的途径解决危机的强烈愿望。下面是对“这场危机”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原因是美国要改变在核力量对比的不利地位

B. 凸现了冷战中两个超级大国爆发核战争危险

C. 危机说明美苏争夺由欧洲、亚洲扩展到非洲

D. 体现了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的趋势不断加强

 

B 【解析】“因为这场危机陷入核大战、通过和平谈判的途径解决危机”是指古巴导弹危机,此危机说明冷战时期超级大国险些爆发核战争的危险,故B项正确;美国此时对比苏联核力量处于有利地位,故A项错误;古巴导弹危机体现出美苏在美洲的争夺,故C项错误;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的趋势不断加强是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表述能够体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共同点的是(  )

A. 大国凭借实力建立的国际关系格局

B. 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政治格局

C. 惩治了法西斯战犯

D. 确立了新的世界殖民体系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俄战争是指1904年到1905年间,日本帝国与俄罗斯帝国为了争夺中国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的控制权,而在中国东北的土地上进行的一场帝国主义列强之间战争……对马海战之后,尼古拉二世为首的统治集团,完全失去了赢得战争并利用战争的胜利扼杀革命的希望,日本方面鉴于人力物力的巨大消耗,也认为继续打下去对它不利。双方于1905年9月5日在朴茨茅斯同日本签订和约。朴茨茅斯和约规定:俄国承认日本在朝鲜享有政治军事及经济上之“卓越利益”,并将旅顺口、大连湾并其附近领土领水之租借权以及有关的其他特权,均移让与日本政府。此外,条约还规定将库页岛南部和俄国对辽东半岛的租借权以及其附近一切岛屿永远让与日本。日本的代价是战死(当场阵亡和负伤死)五万多人,加上病死和其他一些死亡为八万八千人。

—摘编自纽先钟《日俄战争》

材料二“日俄战争是近代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非欧洲民族充分觉醒的序幕;这种觉醒今日正震撼着整个世界。”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俄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俄战争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我是一个高中生,叫博伊默尔。1914年8月,德国卷入了战争,政府、学校、老师都积极鼓励我们投笔从戎。我们的校长也不停地向我们进行长篇大论,于是,我们在“英勇奋战”“保卫祖国”的口号下自告奋勇地来到战场……

每次恶战之后,就会发现自己身边的人正在不断减少,有的新兵一上阵就被枪弹击中。而停火后的战场,一眼望去:有的人还活着,但他们的头盖骨已经给炸开了;有的士兵在走路,然而他的双腿已经被炸断,他们仅仗着炸剩的残肢一步一步艰难地行走;有的士兵,竟然拖着自己被炸烂的膝盖,用手在地上爬了两公里的路程;……我再也找不到校长所说的光荣与自豪感,反倒为痛苦和死亡困扰着。

回到后方后,人们对战争痴情依旧,并嘲笑我对待战争的态度,把我比做一文不值的懦夫。在我看来,“我们年纪很轻,才20岁;可是对于人生,却除了绝望、死亡、恐惧以及与悲痛的深渊联系在一起的迷惘浅薄之外,一无所知……”

我又重新回到战场,10月,我阵亡了。据载:“他是往前面扑倒下去的,躺在地上,好像睡着了一样,脸上没有多少痛苦的感觉,有的是一种沉着,差不多是满意的样子。”

那一天,整个前线是那么沉寂和宁静,战报上有一句话:西线无战事。​

(1)博伊默尔参加的是什么战争?博伊默尔为什么会自告奋勇地来到战场?政府鼓励学生“投笔从戎”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2)简述这场战争的性质。

(3)博伊默尔在战场上所碰到的敌人主要来自哪些国家?

 

查看答案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历史上,中国虽然宣布了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但并没有真正派出军队参战。真正卷入战争的中国人,是14万中国劳工,协约国称为“中国劳工旅”。

在欧洲战场上,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在德国的步步紧逼下损失惨重,面临着严重的人力资源危机。……为了更多的欧洲人从工业劳动中解放出来走向前线参战,英国和法国将他们的目光投向中国廉价又丰富的人力资源。……1916年至1918年间,英法两国在中国共招募华工14万人左右。按照最初约定,华工的工作是以工代兵,并不参战,但事实上华工的工作几乎都是处于最前线。他们到欧洲后多从事挖掘战壕、筑路、救护伤员等战勤和战斗工作,约两万人付出了自己的生命,有的只有工号连名字都没有留下。

中国劳工旅的大多数人在1919年和1920年回国,留下来的三千人在欧洲扎下了根,构成了当时法国和比利时华人社会的核心。

李肇星在凭吊一战赴欧华工墓地后表示,许多一战华工战后成为第一批移居法国的华人,为中法友谊做出贡献。

—摘编自光明网《14万中国劳工参加一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劳工旅”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劳工旅”的历史贡献。

 

查看答案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偷袭珍珠港是指由日本政府策划的一起偷袭美国军事基地的事件。太平洋上的珍珠港是交通的主要枢纽,夏威夷东距美国西海岸,西距日本,西南到诸岛群,北到阿拉斯加和白令海峡,都在2000海里到3000海里之间,跨越太平洋南来北往的飞机,都以夏威夷为中续站。日本认为先在太平洋上夺取制空制海权就意味着南下的道路畅通无限,必须先摧毁珍珠港,于是日本策划了珍珠港突袭。

1941年12月7日,日本帝国海军偷袭美国,轰炸了夏威夷珍珠港的战舰和军事目标。美军毫无防备,他们在爆炸的巨响中醒来,仓促进行自卫。整场先发制人的袭击在90分钟内结束,彼时.日本炸沉了四艘战列舰和两艘驱逐舰,炸般188架飞机,受损的建筑、船只和飞机到更多。攻击中约有2400名美国人丧生,另有1250人受伤。攻击过后,日本正式向美国宣战,次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发表了著名的“国耻”演讲。他随后签署了对日本帝国的正式宣战声明。几日之内,纳悴德国与意大利向美国宣战,而美国也迅即予以了宣战回应。

—摘编自《二战辞典:偷袭珍珠港》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偷袭珍珠港所带来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