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

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重建世界”的主要原因是

A. 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

B. 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掀起高潮

C. 战后新的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了贸易竞争

D. 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

 

D 【解析】 据材料“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可知,这反映了冷战的开始,体现了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故D项正确。战后欧洲衰落,唯美国马首是瞻,故A项排除。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的世界地位弱于美苏两极格局,故B项排除。战后新的经济体系指布雷顿森林体系,与材料无关,故C项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美苏争霸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B. 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C. 第三世界的兴起

D. 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查看答案

雅尔塔体系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比较,其进步性主要体现在:

A. 美苏两国划分了势力范围

B. 苏联的参加

C. 反对法西斯,关注民主政治

D. 大国之间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的对比平衡

 

查看答案

有人这样评价马歇尔计划:“对美国来说,马歇尔计划达到了一箭几雕的目的。”这里的“几雕”不包括

A. 稳定西欧经济

B. 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

C. 有助于美国商品的输出

D. 把受援国纳入美国全球称霸的战略轨道

 

查看答案

物理学家安德烈·萨哈罗夫50年代主导研发了苏联第一枚百万吨级氢弹,后来又参与促成了1963年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的签署。70年代,他创立莫斯科人权委员会,并于1975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萨哈罗夫的人生经历折射出

A. 苏联国际地位的兴衰起伏    B. 二战后科学的突破式发展

C. 全球化加速结束冷战格局    D. 人类对战争和极权的反思

 

查看答案

从1962年10月22日到12月14日间,肯尼迪和赫鲁晓夫之间来往的信件就有25封,……在这些信件中,两人虽然相互指责对方的行为,但是都明确表达了避免世界因为这场危机陷入核大战、通过和平谈判的途径解决危机的强烈愿望。下面是对“这场危机”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原因是美国要改变在核力量对比的不利地位

B. 凸现了冷战中两个超级大国爆发核战争危险

C. 危机说明美苏争夺由欧洲、亚洲扩展到非洲

D. 体现了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的趋势不断加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