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人指出:“赫鲁晓夫不受教条束缚,在这个意义上他是个务实主义者;但奇怪的是,他是...

有人指出:“赫鲁晓夫不受教条束缚,在这个意义上他是个务实主义者;但奇怪的是,他是个不切实际的务实主义者……往往只凭心血来潮而不是深思熟虑。”与这种观点最为贴切的事例是

A. 鼓励农民发展副业

B. 扩大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

C. 开展种植玉米运动

D. 部分承认企业的物质利益

 

C 【解析】“他是个不切实际的务实主义者……只凭心血来潮”说明赫鲁晓夫不顾实际情况,盲目改革。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赫鲁晓夫不顾苏联的自然地理条件,大规模开展种植玉米运动。故C正确。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苏俄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本质上“新”在。

A. 加强国家政权对经济的管理

B. 征收固定粮食税

C.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D. 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查看答案

近代以来,从“老爷”、“大人”到“同志”、“先生”的称谓变化,最早出现在哪一历史事件之后

A. 鸦片战争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查看答案

1908年,上海《图画日报》上刊载了这样一则小故事:一位乡下私塾先生前往城里的新式学校任教,把电灯当作鬼火,吓得彻夜未眠;讲解新教材的课文时牵强附会地把孟德斯鸠当作曹操(字孟德)。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A. 上海已成为国际大都市

B. 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传入中国

C. 启蒙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

D. 西式教育取代了中国的私塾教育

 

查看答案

近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在《今别离》一诗中写道:“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诗中反映的近代社会景象是

A. 社会剧变导致人口的大量迁徙

B. 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的生活

C. 追求自由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D. 近代以来出国留学热潮的兴起

 

查看答案

(题文)1978年-1972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情况

以上数据变化最能说明我国

A. 基本上实现了现代化

B. 国民经济达到了高度繁荣的状态

C. 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迅速发展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