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的剧中有这样一个场景:为鼓舞溃兵伤兵的士气,军方播报了关...

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的剧中有这样一个场景:为鼓舞溃兵伤兵的士气,军方播报了关于不久前一个战役的一段报道:“……倭军之三十三师团使用迂回穿插之战术,以两个联队兵力攻占拼墙河(河流名)南北,而我远征之军以寡击众,披肝沥胆,做浴血之战,解救同盟之英吉利军七千余众,夺回中外记者教士五百余众……”上述材料说明了

A. 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互相支援和配合

B. 英军在缅甸都依靠中国远征军救助

C. 日军在缅甸遭到毁灭性打击

D. 中国远征军解放了缅甸

 

A 【解析】根据“解救同盟之英吉利军七千余众,夺回中外记者教士五百余众”可知,中国和方法西斯同盟国家互相支援和配合打击日本侵略者,故A正确;B表述过于绝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日军在缅甸遭到毁灭性打击,C错误;材料信息没有涉及中国远征军解放了缅甸,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是二战中某个国家卷入战争后,在与法西斯作战中前半年损失情况表,据此判断该国是

领土
 

沦陷人口
 

军队人数
 

坦克
 

飞机
 

150万平方千米
 

7500万
 

700万
 

2.4万辆
 

1.6万架
 

 

 

A. 波兰

B. 法国

C. 中国

D. 苏联

 

查看答案

近代以来,世界经济逐步发展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材料二苹果手机各零部件的生产厂商:CPU是美国苹果和韩国三星合作研发的,由韩国三星代工;屏幕是韩国LG生产的IPS屏幕;摄像头是日本索尼生产的;背照式镜头、电池是美国苹果制造,IOS系统是由其自主研发.最后的组装则是由中国台湾富士康公司在大陆完成.

材料三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表

 

 

1970年

1992年

33个发展中国家

108美元

297美元

21个发达国家

3129美元

22185美元

 

 

(1)自1500年起,到20世纪初世界市场逐步形成,指出这一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一,概括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方式有哪些?

(2)材料二反映了经济领域中的什么现象?并指出该现象的实质?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问题?作为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今背本而趋末,……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贾谊《论积贮疏》

材料二:明万历年间徽州人汪道昆的《太函集》中说:“吾乡左(轻视)儒右(崇尚)贾,喜厚利而薄名高,纤啬之夫,挟一缗而起巨万……要之,良贾何负于闳儒!”

材料三:明代徽州商人佘文义“……少贫困,操奇赢,辛勤以振其家。性不好华靡,布袍芒履。置义田以养族之不给者,义屋以居之无庐者,义塾以教族之知学者。又市隙地数十亩为义冢,以安乡人之不克葬者,所费不啻万缗,捐四千金建石桥以围水口,以利行人,年逾八十而行义不衰。”清代商人胡荣命“……贾五十余年,临财不苟取,遇善举辄捐货为之,名重吴城。晚罢归,人以重价赁其肆名,荣命不可,谓:‘彼果诚实,何藉吾名?欲藉吾名,彼先不诚,终必累吾名也’”。

材料四: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以上材料均选自《中国全史·商贾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怎样的经济政策?在封建社会早期它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明清时期人们在思想观念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简要分析其原因。

(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成功商人的优良品质。

(4)郭德利认为“引发人们经营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根据材料四,指出其论证的依据,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造成这一社会现象的原因。

 

查看答案

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

A. 1986年

B. 1995年

C. 2001年

D. 2003年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苏联农业集体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为了配合工业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B. 大幅度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C. 曾经引起了广大农民的强烈不满

D. 解决了工业化急需的粮食等问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