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欧战爆发...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欧战爆发,日本声明:“帝国不介入,专注于中国事变”。1940年日本估计欧战将很快结束,必须利用德国的胜利,抓紧时间南进(南进政策指日本侵华后向东南亚扩张)。7月27日,联席会议具体制定了南进的方针政策。1941年4月17日,日本大本营陆海军部作出了《对南方施策纲要》的新决定,认为只有在美英荷的对日禁运威胁到日本的生存以及对日本加重军事压迫时,才能对南方行使武力。1941年7月2日,日本御前会议确定首先南进。1939年9月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这一阶段,中国抗日战争在整个反法西斯战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所起的作用远远超过英法等国家。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投入南方战线的兵力只占陆军总兵力的二成,其余一成留在本国,三成配置在朝鲜和中国东北,四成配置在东北以外的中国其他地区。配置在朝鲜和中国东北的军队,负有确保中国内陆作战的任务,故陆军总兵力的七成仍用于侵华战争。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现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初期日本制定“南进”计划的目的。

(2)如何理解二战初期中国抗日战争“所起的作用远远超过英法等国家”?

 

 

(1)目的:抢夺南方战略资源;切断英美援华补给线;确保在中国大陆的霸权;向太平洋地区扩张。 (2)中国抗日战争牵制了日军主力,延缓了日军“南进”,避免了苏联两线作战;英法实行绥靖政策,未能有效遏制法西斯猖狂进攻。 【解析】 (1)日本是一个岛国,多火山地震,自然灾害频繁,人口众多资源有限,所以日本要“以战养战”,靠掠夺被占领地区资源来维持战争,东南亚石油等资源丰富,随着美国开始对其进行石油钢铁禁运,它必然要南进占领东南亚以维持战争。日本在中国战场,自1948年10月武汉会战后进入到相持阶段,战争旷日持久,中国坚持抵抗使得其速胜目标破灭,并且英美等国援助中国很多战略物资,是中国坚持抗战的重要原因。所以日本进攻东南亚,一则可以切断英美支援中国抗战补给线,巩固中国战场;二可以夺取英、美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利用东南亚的资源来维持战争,扩大自己在太平洋地区的优势。 (2)二战初期是指德国闪击波兰到太平洋战争这一段时间,此时,德国已经击败法国,横扫欧洲,英国苦苦支撑,德国进攻苏联,苏德战场成为欧洲主战场。而此时的日本,面临一个“北进”(进攻苏联)和“南进”(进攻东南亚)问题,是中国的持久抗战,拖住日本大部分兵力,使得日本不得不进攻东南亚掠夺资源,这就使得苏联能够调回东线大部分兵力对付德国。因此中国抗日军队有效地拖住日军大部分兵力,以此间接支援了苏德战场,而英法奉行绥靖政策,却未有效遏制住德国法西斯进攻,所以二战初期,中国抗日战争所起的作用远远超过英法等国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45年2月4日的一次会议将决定大部分欧洲和亚洲战场的命运。会议选址在黑海边的雅尔塔,位于苏联的克里米亚地区。雅尔塔会议主要讨论了欧洲的战后格局,比如如何瓜分欧洲大陆。但亚洲战场也是一大主题。同盟国联合参谋部坚信,直到1947年中旬胜利才会到来。他们告知罗斯福和丘吉尔,给二者施压以确保斯大林会出兵亚洲。然而,斯大林参与是有条件的。他要求控制千岛,还要求控制苏联海岸边的库页岛南部。另外,苏联还希望获得在中国东北的各项军事和交通特许权,以及对外蒙古的实际控制权,而当时国民党仍宣称对整个蒙古拥有主权。斯大林希望同盟国其他领导人不要事先同中国有任何磋商,直接同意这一要求,作为交换,他承诺在欧洲战场结束90天内将出兵参与打击日本。

—(英)拉娜·米特《中国,被遗忘的盟友》

(1)根据材料,概括雅尔塔会议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雅尔塔会议。

 

查看答案

观察下面漫画,该漫画

A. 讥讽了英国的均势政策

B. 讽刺了英法的绥靖政策

C. 揭示了西方社会的和平思潮

D. 反映了法德两国之间的矛盾

 

查看答案

1970年的一个秋日,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华沙被纳粹杀害的波兰人民纪念碑前神色凝重地下跪致意。这一举动的内涵表明德国

A. 曾经占领波兰

B. 深刻反省历史

C. 实行非军事化

D. 奉行和平外交

 

查看答案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这次战役

①宣告了德军“闪电战”的破产

②是德军对苏联发动重点进攻的产物

③以德军的全面失败而告终

④对推动整个反法西斯战局的变化有深远影响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给人类带来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它们包括

①对法西斯恐怖势力绝不能姑息养奸

②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可以合作共处

③团结对敌是人类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途径

④世界大战是推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根本动力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