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密切关注太平天国起义,认为它会引发西方工业体系的“普遍危机”和“...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密切关注太平天国起义,认为它会引发西方工业体系的“普遍危机”和“欧洲大陆的政治革命”,同时也会带来“整个亚洲新世纪的曙光”。在他们看来,太平天国运动

A. 具有无产阶级革命性质

B. 冲击了殖民主义统治

C. 克服了旧式农民运动的局限

D. 推动了政治民主化进程

 

B 【解析】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封建的清王朝和西方殖民者,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它能引发西方工业体系的“普遍危机”和“欧洲大陆的政治革命”,主要不是因为它沉重打击了清朝封建统治,因为当时西方国家已经建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所以是因为它冲击了殖民统治,故选B;AD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A;太平天国起义并没有完全克服就是农民运动的局限,故排除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唐代之前的谏官隶属于宰相,“以绳纠天子”;北宋的谏官开始纠弹宰相和百官;明洪武十五年裁谏官,“唯设六科给事中以监察六部及百官”。这一进程表明

A. 谏官职责趋于明确

B. 宰相权力受到制约

C. 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D. 监察制度走向成熟

 

查看答案

“中书不与知兵,增兵多少不知也;枢密院要兵则添,财用有无不知也;……三司但知支办衣粮,日日增添,不敢论列,谓兵非职事也。”据此可知,北宋前期的中枢机制

A. 以文制武,军政对立

B. 三省并立,相权削弱

C. 机构重叠,官员冗滥

D. 分权过度,缺乏协作

 

查看答案

东晋南朝时期,“有司选举,必稽谱籍,而考其真伪”,不熟悉谱学的不能居吏部之职。这是由于

A. 门阀士族垄断政权

B. 孝廉成为选官依据

C. 官员选任日益严格

D. 地方割据势力膨胀

 

查看答案

西周时期,封地的大小即是各级官吏的俸禄标准;到战国中期,逐渐形成以一定数量的粮食等实物作为官吏俸禄的制度。这一变化表明

A. 血缘世袭政治格局消失

B. 中央集权官僚政治形成

C. 贵族分封制度走向瓦解

D. 农业生产水平显著提高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43年举行的开罗会议上,中美两国政府首脑就战后问题进行了一次广泛详尽的讨论,在许多问题上达成一致。关于中国的国际地位,美方表示希望战后保持中国的大国地位,与美英苏共同担负维持和平的责任,中方欣然领诺。关于对日本的军事管制,美方希望以中国为主,中方要求美国主持,中国派兵协助。关于领土问题,中美双方同意,东北及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美方询问中国是否希望获得琉球群岛,中方提出由国际机构委托中美共管;美方提议由中国先行收回香港,然后宣布与九龙合成为全世界自由港,中方深以为然,但后为丘吉尔拒绝。关于朝鲜和印度支那,中方提议让这些国家独立,美方表示同意。此外,双方还讨论了日本天皇的地位、日本以实物进行赔偿、美国对华经济援助、军事合作等问题。

—摘编自吴东之主编《中国外交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双方就中国领土问题达成一致并写入《开罗宣言》的内容,说明其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美政府首脑会晤所反映的美国战后东亚秩序构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