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64年,周恩来在访问非洲时提出了中国对外援助的八项原则。他强调:我们的援助是...

1964年,周恩来在访问非洲时提出了中国对外援助的八项原则。他强调:我们的援助是要促使受援国独立发展和自力更生,“我们要把殖民主义只为自己发展而把别人搞穷的原则埋葬掉”。八项原则的提出和实施

A. 直接推动不结盟运动兴起

B. 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C. 为南南合作提供了发展思路

D. 打破了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C 【解析】不结盟运动兴起于1961年,题干所述时间为1964年,故A不符合逻辑,所以排除A;20世纪年代初期,中美关系的改善打开了我国外交发展的新局面,题干所述时间和事件与20世纪70年代初距离较远,也没有直接关联,故排除B;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援助的非洲也属于发展中国家,而且援助是为了“受援国独立发展和自力更生”,永远的摆脱殖民主义的威胁,所以C符合题意,故选C;如今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还存在着,故D的说法不符合史实。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共产党曾在某一时期提出全力争取东北的战略任务。毛泽东对此解释道,“现在我们这样一点根据地,被敌人割得相当分散,……没有工业,就有灭亡的危险。”这一战略提出的背景是

A.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

B. 抗日民族革命向民主革命过渡

C. 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城市

D. 一五计划确立重工业优先的方针

 

查看答案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密切关注太平天国起义,认为它会引发西方工业体系的“普遍危机”和“欧洲大陆的政治革命”,同时也会带来“整个亚洲新世纪的曙光”。在他们看来,太平天国运动

A. 具有无产阶级革命性质

B. 冲击了殖民主义统治

C. 克服了旧式农民运动的局限

D. 推动了政治民主化进程

 

查看答案

唐代之前的谏官隶属于宰相,“以绳纠天子”;北宋的谏官开始纠弹宰相和百官;明洪武十五年裁谏官,“唯设六科给事中以监察六部及百官”。这一进程表明

A. 谏官职责趋于明确

B. 宰相权力受到制约

C. 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D. 监察制度走向成熟

 

查看答案

“中书不与知兵,增兵多少不知也;枢密院要兵则添,财用有无不知也;……三司但知支办衣粮,日日增添,不敢论列,谓兵非职事也。”据此可知,北宋前期的中枢机制

A. 以文制武,军政对立

B. 三省并立,相权削弱

C. 机构重叠,官员冗滥

D. 分权过度,缺乏协作

 

查看答案

东晋南朝时期,“有司选举,必稽谱籍,而考其真伪”,不熟悉谱学的不能居吏部之职。这是由于

A. 门阀士族垄断政权

B. 孝廉成为选官依据

C. 官员选任日益严格

D. 地方割据势力膨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