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近五百年来,各国因势因时而不断崛起,留给世人无尽的思索。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

近五百年来,各国因势因时而不断崛起,留给世人无尽的思索。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崛起已是不争事实,更让世界为之侧目的是崛起方式。下列关于中国崛起的主题最恰当的说法是

A. 从改良到革命    B. 从城市到农村    C. 从计划到市场    D. 从农村到城市

 

C 【解析】根据材料“20世纪90年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四大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从而促进了中国的崛起,故C项正确;A项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开始,然后扩展到城市,故D项排除,B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81年3月4日,人民日报公开发表的长篇通讯《春到上塘》中写到:“上塘镇,街面上熙熙攘攘,集市贸易非常活跃,出售的农副产品品种繁多。跑了五个生产队的二十多户人家,除了一户外,家家粮满囤、谷满仓,装满花生的麻袋堆成垛。”上塘经济发展是由于

A. 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变    B. 农村合作社深入开展

C. 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    D. 扩大了农民的自主权

 

查看答案

1956年,广州机械厂在缺乏厂房的情况下,工人和管理者在烈日暴雨下进行露天生产。支援建设的苏联专家见到后说:“条件不是不够好,而是很糟糕。”然而在该年的劳动竞赛中,科室和车间每天都出现新记录。材料表明

A. 苏联大力支持我国经济    B. 工人建设热情高涨

C. 计划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D. 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查看答案

下图是近代中国轻工业生产月平均指数增长图。这一阶段经济的稳定发展为

A. 戊戌变法奠定了经济基础

B. 辛亥革命奠定了阶级基础

C. 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壮大队伍

D. 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查看答案

19世纪70年代,中国蚕丝业面临一个严峻问题:生丝质量低劣引发外国丝商的强烈不满。外国丝商发出警告:“除非在这两方面(包装和质量)采取改进措施,否则他们的生丝就必须从我们的消费中排除出去。”而民国初期,中国生丝在国际市场的危机有了一定程度缓解。这一变化出现的客观原因是

A. 甲午战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进行资本输出

B. 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C. 洋务运动对经济的客观作用

D. 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兴办实业

 

查看答案

1865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具有先进技术的“制造之器”的工厂;轮船招商局是洋务运动中办得最成功的“与洋人争利”的官督商办企业。他们的共同点是

A. 使用“制造之器”的工厂

B. 与洋商争利

C. 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 官督商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