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东汉实行“郡察孝廉,州举茂才”的制度,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

东汉实行“郡察孝廉,州举茂才”的制度,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人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这一制度

A. 导致儒学独尊局面

B. 说明察举制名存实亡

C. 利于世家大族掌权

D. 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可得知,材料所指的制度是察举制。察举制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被世家大族所垄断,特别是之后的九品中正制。故C项正确。儒学独尊局面是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内容,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A项。察举制主要是考察品德与才能,与材料“判断人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相符合,故B项,察举制名存实亡不正确。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故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西周初年,周王对殷王的祖先神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的神与任何族姓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而是整个天下的保护神。周王此举有利于

A. 强化血缘宗法

B. 维护尊卑关系

C. 凸显宗教信仰

D. 加强文化认同

 

查看答案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往往会推动社会形态的转变。

(1)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主要的耕作方式是什么?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怎样的生产经营模式?它推动了我国怎样的社会转型?

(2)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新航路的开辟带给欧洲社会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诞生于何时?诞生的条件有哪些?在这一新的经济因素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出现了改变社会形态的政治斗争。请举一例。

(4)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国一系列改变社会形态的斗争都失败了。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近现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全球化趋势。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历史看,全球化分几个阶段,主导方式不停变化。第一阶段是1500年到工业革命时期,强国通过海上战争控制航路,击溃竞争对手商船船队寻求贸易垄断,建立主导性的全球贸易网络。第二阶段是英国工业革命后,强国以殖民方式在全球进行原材料掠夺和市场扩张,这个时期的全球化本质上是种“帝国模式” ,英国是霸权国。 第三阶段是二战后,世界各国间逐渐走向全球性相互依赖,国家间处理彼此关系的行为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最强大的国家认为以战争方式开疆拓土得不偿失,战争无异于自杀,美国靠贸易就能致富。

——摘自徐秀军、刘贞晔等的《特朗普会大开经济全球化倒车吗?》

材料二  1990年后,全球经济开始为公众所注意,国家间贸易的扩大,对外投资的增加,资本的自由流动,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政府干预的减少和新型合作的出现,通信技术的进展……推动了世纪经济的全球化。1995年世贸组织建立,成为解决国际争端的舞台,拥有行使决定的权力。

——摘自杰里.齐格勒的《新全球史下》

材料三  经济全球化对第三世界来说,风险多于机会,代价大于利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等于穿上了一件紧身囚衣。美国政府认为,中国进入世贸组织后势必造成失业狂潮,这样中国社会就会不稳定,政府就可能垮台。全球化是美国政治精英的一个重大阴谋,这在美国决策圈实际上早就是公开的秘密。

——摘自马立诚的《最近四十年中国社会思潮》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全球化三个阶段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靠贸易致富”的有效机构。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们应如何正确认识全球化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什么?

 

查看答案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砥砺奋进,40年众志成城。从5月21日起,中央各主要报纸在头版推出“壮阔东方潮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栏目,而深圳就是改革开放造就的崭新城市。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各地改革开放后,就开始吸引流动人口了。深圳、广东先开放,建设特区吸引了几十万过去。因为当时开始办的产业都是“三来一补”,都是劳动密集型的,吸引了大批内地农村人口。

——摘编自葛剑雄《人往高处走,社会离不开迁徙自由》

材料二  1992年,邓小平对深圳等地视察发表南方谈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中国大地。在政策先行优势削弱的情况下,在全国各地开始的新一轮“招商引资”大赛中,深圳由于可以利用的土地有限、资源有限、环境承载力有限,输给了后起的内地城市。大量技术含量偏低的“三来一补”加工型企业纷纷流出。正因此,在全国其他地方大肆进行“招商引资”时,深圳却果断把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柱。

—— 摘编自《科技日报:从“杀出一条血路”到“走出一条新路”》

材料三 深圳前海自贸区成立( 2015年5月)以来,借助深圳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的优势与经验,大胆改革创新,已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16年6月,自贸区累计注册企业超10万家,注册资本金达4.9万亿元,其中金融类企业逾4万家,港资背景企业3306家,2016年1季度注册企业实现增加值256.28亿元,同比增长64.22%。

—— 摘编自罗清和范醒《深圳前海自贸区创新探析》

请回答:   

(1)深圳作为经济特区是哪年开放的?经济特区的“特”是指什么?据材料一指出改革      开放对深圳的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深圳地方政府打破经济发展困境的措施以及90年代深圳经济持续发展的其他有利因素。

(3)据材料三,指出深圳地区大发展得益于何种举措?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深圳对我国改革开放所起到的作用。

 

查看答案

城市是一个众多因素复杂地结合在一起的有机整体,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推动了城市职能也发生了转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刘文帝时,王玄谟论及彭城形势“南界大淮,左右淮汴,城隍峻整,襟卫周固。自淮以西裹阳以北,经途三千,达于齐岱,六州之人,三十万户,常得安全,实由此镇。”

一一摘编自顾祖禹《论史方舆纪要二十九》

材料二  现在我们在城里见到的大街小巷的名称,有些在宋代就有了,都是以不同的生产行业为标志而命名的。如杭州的西湖与主要市区有一个吴山,吴山境内有几十个庙,叫鲁班庙……每个庙的名字都意味着一个行业或几个行业,地区也因此而闻名。

                                           一一摘编自吕振羽《中国历史讲稿》

材料三  清末民初的扬州,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一批重要的现代脑力劳动者,形成了专门职业阶层,这是扬州社会现代化的重要象征,包括教师、律师、医生、编辑、记者、作家等职业人员已有一定数量。当然,黄包车夫、挑水工、轿夫、船夫、女佣等在当时的职业中也占一定比例。

——摘编自朱煜《扬州城市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城池所起的主要作用。

(2)材料二中宋代出现了很多“以生产行业为标志而命名”的街道和寺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现象的出现说明了什么?这一现象在宋代出现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3)据材料一、二,概括我国古代城市职能的变化。比较材料一、二与材料三,指出扬州人口构成比例的变化所反映的社会发展趋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