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民族复兴”是近代百年来中国人的梦想,而中国梦就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民族复兴”是近代百年来中国人的梦想,而中国梦就是民族复兴的梦,是中国人为世界作出贡献的美好愿望和梦想。

材料一

晚清以来,在东西方列强的持续侵略和残酷压迫中,现代“民族”观念逐渐引入。革命党人反对国内民族的压迫,立宪派人士则宣传建立彼此相依的大民族共同体。1917年李大钊比较明确地提出了“民族复兴”的思想,“当以中华民族之复活为绝大之关键”。孙中山在“新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中也批评列强“不准弱小民族复兴”的观念。“九一八”事变爆发至整个抗战时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成为中国最为响亮的政治口号和社会性全民话语之一。

—据黄兴涛等《民国时期“中华民族复兴”观念之历史考察》等

材料二

“中国梦”是百年来的“现代化”梦想,包含两个层次:一是许多中国人的个人梦——财富、名誉、地位;二是中华民族的国家和集体之梦——大国梦、强国梦。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梦想,将自己的梦想与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结合在一起,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成就自己的梦想。提到“中国梦”,很多人自然而然得想到“美国梦”。美国梦的核心观念是,“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认为美国提供了人人都能成功的机会,成功取决于自己的才能和努力而不是家世和背景,人人都拥有平等的权利,人人都有信仰的自由。

—据程美东、张学成《当前“中国梦”研究评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华民族复兴”这一观念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异同。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梦”提出的意义。

 

 

(1)背景:列强侵略,民族危机加深;内忧外患;西方近代民族观念的传入;资产阶级各派论战,促进民族观念的形成和传播;孙中山等先进知识分子的推动。 (2)异:中国梦强调个人梦想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的结合,是二者的共赢。 美国梦更强调个人主义。 同:都是两国人民的美好愿景和共同努力的结果;都顺应了国内的实际情况和时代的变化。 (3)意义:激发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勇气;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打开新视野;为推动世界和谐发展注入活力,是对世界文明和人类的贡献。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晚清以来,在东西方列强的持续侵略和残酷压迫中”, “1917年”,“九一八”事变等信息,结合所学可以得出,中华民族复兴这一概念与中国近代民族危机有关。同时材料中还涉及到革命派与立宪派的争论,近代有识之士的努力等。故从这几个方面可以得出答案。 第(2)问,不同点可根据材料““中国梦”是百年来的“现代化”梦想,包含两个层次:一是……二是……”,得出中国梦是个人与民族复兴融合。而美国则是强调个人。相同点可从宏观层面回答,如顺应历史潮流等。 第(3)问,意义可以从多个角度切入,如民族情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1870—2010年全球资本分布表。图中二战后全球资本的数据分布可以表明

A. 全球资本均衡发展

B. 发达经济体优势明显

C. 第三世界发展壮大

D. 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

 

查看答案

1872年德文版《共产党宣言》的序言中提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但是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这说明

A. 革命实践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

B. 德国成为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

C.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变化

D. 社会主义成为世界的主要潮流

 

查看答案

关于工业革命的研究,有些学者提出用“起飞”、“原工业化”或者“勤劳革命”等概念替代“工业革命”,研究流派就有社会变革学派、工业组织学派、宏观经济学派、技术学派、能源学派和消费学派等众多学派。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的研究

A. 导致民众史学认识的混乱

B. 拓展不同视角并趋于全面

C. 削弱工业革命的历史地位

D. 注重学科交叉领域的融合

 

查看答案

古代雅典的梭伦在诗中写道:“我写下法律,同为高贵者与低微者,为每个人调谐公平的正义”;在《致城邦》体现了“分配性正义”,指责城邦公民“他们毫不尊重圣洁的或者公共的财产”。据此可知,梭伦

A. 批判专制制度

B. 主张权利平等

C. 抨击社会不公

D. 维护公共利益

 

查看答案

(题文)下图是1949-1956年《人民日报》中“战争”、“和平”与“建设”的使用频率表。这反映了50年代以来

A. 中国周边外交环境趋于改善

B. 世界局势趋于缓和

C. 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

D. 三大改造已经完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