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隋朝建立与正仓系统分开的义仓系统,用于备荒救灾,表...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隋朝建立与正仓系统分开的义仓系统,用于备荒救灾,表明国家赈灾方面的财政制度沿着专门化的方向迈进。唐代在隋制义仓的基础上,置义仓于州县,由州司和县司直接管理,这与义仓分散在民间,不易管理有关。义仓最初按亩征收,高宗永徽年间改为“率户出粟”。上上户五石,上中以下递减一石。唐中宗神龙前后,义仓粮被官府大量使用,成为官府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之一。义仓制度使我国古代赈灾财政的专项制度化达到了成熟阶段,反映出当时统治阶级防灾救灾意识的进一步提高,也为国家履行职能提供了更加可靠的物质保证。

——据潘孝伟《唐代义仓制度补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义仓制度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唐代义仓制度改革的影响。

 

 

(1)背景:隋朝义仓分散于民间,不易管理;隋唐易代,百废待兴;唐朝政治制度的规范;统治者救灾意识的增强。 (2)影响:标志着国家赈灾的财政制度朝专门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利于国家稳定和社会秩序的维系;有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一定程度上避免地方救灾的混乱。 【解析】 第(1)问,材料“朝建立与正仓系统分开的义仓系统,用于备荒救灾”,“义仓分散在民间,不易管理有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答案,隋朝义仓分散于民间,不易管理;隋唐易代,百废待兴;唐朝政治制度的规范;统治者救灾意识的增强。 第(2)问,影响主要从经济发展(农业)、社会矛盾、政治稳定、对后世制度的借鉴等方面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文化

西洋文化

明末清初

儒家教义与组织

基督教义与组织

咸丰同治时代

旧式武器与运输

机械武器与运输

戊戌变法时代

家族主义,专制政治,与手工业

国家主义,立宪政治,机械工业

清末维新时代

形而上之道

形而下之艺——声光电化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时代

阶级的政治社会组织

民主的政治社会组织

与玄学哲学的思想学术

与科学的精神与方法

国民革命时代

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交流文化

资本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

20世纪20、30年代

精神文明

物质文明

农业文明

工商业文明

文学哲学的文化

科学的文化

融合自然

征服自然

重人与人的关系

重人与物的关系

道义主义

功利主义

 

 

——据熊梦飞《谈“中国本位文化建设”之闲天》

上表为明末清初至20世纪3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对中西文化的认识。从表中提取两个时期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民族复兴”是近代百年来中国人的梦想,而中国梦就是民族复兴的梦,是中国人为世界作出贡献的美好愿望和梦想。

材料一

晚清以来,在东西方列强的持续侵略和残酷压迫中,现代“民族”观念逐渐引入。革命党人反对国内民族的压迫,立宪派人士则宣传建立彼此相依的大民族共同体。1917年李大钊比较明确地提出了“民族复兴”的思想,“当以中华民族之复活为绝大之关键”。孙中山在“新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中也批评列强“不准弱小民族复兴”的观念。“九一八”事变爆发至整个抗战时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成为中国最为响亮的政治口号和社会性全民话语之一。

—据黄兴涛等《民国时期“中华民族复兴”观念之历史考察》等

材料二

“中国梦”是百年来的“现代化”梦想,包含两个层次:一是许多中国人的个人梦——财富、名誉、地位;二是中华民族的国家和集体之梦——大国梦、强国梦。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梦想,将自己的梦想与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结合在一起,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成就自己的梦想。提到“中国梦”,很多人自然而然得想到“美国梦”。美国梦的核心观念是,“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认为美国提供了人人都能成功的机会,成功取决于自己的才能和努力而不是家世和背景,人人都拥有平等的权利,人人都有信仰的自由。

—据程美东、张学成《当前“中国梦”研究评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华民族复兴”这一观念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异同。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梦”提出的意义。

 

 

查看答案

下图为1870—2010年全球资本分布表。图中二战后全球资本的数据分布可以表明

A. 全球资本均衡发展

B. 发达经济体优势明显

C. 第三世界发展壮大

D. 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

 

查看答案

1872年德文版《共产党宣言》的序言中提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但是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这说明

A. 革命实践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

B. 德国成为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

C.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变化

D. 社会主义成为世界的主要潮流

 

查看答案

关于工业革命的研究,有些学者提出用“起飞”、“原工业化”或者“勤劳革命”等概念替代“工业革命”,研究流派就有社会变革学派、工业组织学派、宏观经济学派、技术学派、能源学派和消费学派等众多学派。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的研究

A. 导致民众史学认识的混乱

B. 拓展不同视角并趋于全面

C. 削弱工业革命的历史地位

D. 注重学科交叉领域的融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