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20年底,苏俄农民对当时实行的经济政策极为不满。他们向列宁反映“粮食被收集得...

1920年底,苏俄农民对当时实行的经济政策极为不满。他们向列宁反映“粮食被收集得像扫帚扫过一样干净,一点也没剩”。为改变这一局面,苏俄开始推行

A. 余粮征集制

B. 征收粮食税的政策

C. 农业集体化运动

D. 补贴减耕减产农民

 

B 【解析】“粮食被收集得像扫帚扫过一样干净,一点也没剩”反映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为改变这一局面,苏俄列宁开始推行新经济政策,实行粮食税政策,故B正确;余粮征集制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A错误;农业集体化运动属于斯大林模式时期,故C错误;补贴减耕减产农民,属于美国罗斯福新政,故D错误。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二战后的三十年间,美国农业就业人数大幅下降,农产品的产量却大大提高。制造业在总就业人口中所占比重也有所下降,但生产量增长了41.3%,劳动生产率增长了131.5%。这些变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 国家减少对经济干预

B. 福利制度的推行

C. 美国霸主地位的确立

D. 科学技术的进步

 

查看答案

1930年6月美国签署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修订了进口商品税率。农作物原料的平均税率由38.1%提高到48.92%,其他商品的税率由31.02%提高到34.3%。这一措施

A. 导致了经济危机的持续恶化

B.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危机

C. 为美国增加了更多就业机会

D.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查看答案

读下表,由此可以看出当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年平均增长率

 

英国

美国

德国

法国

1874—1890年

1.7

5.2

3.5

2.1

1891—1900年

1.6

3.5

4.8

2.6

 

 

A. 欧洲发达国家已经走向衰落

B.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

C. 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拉大

D. 美国和德国成为了世界的经济中心

 

查看答案

19世纪以来,英国妇女纷纷走出家庭。据统计,1851年全国约1066万妇女中,参加工作的就有280多万人,约占全国劳动者的30%。分布在纺织、服装、采矿、金属、造纸、印刷等行业。由此可见,在当时的英国

A. 妇女已成为工业生产的主体

B. 妇女政治地位大大提高

C. 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角色转变

D. 社会贫富分化日益加剧

 

查看答案

(题文)中共在某次大会报告中称“必须以公有制为主体,大力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这一论断说明当时我国

A. 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 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发展

C.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完全建立

D. 完全融入进全球化浪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