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召开的奠定美苏两极格局的会议是 A. 华盛顿会议 B. 开罗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召开的奠定美苏两极格局的会议是

A. 华盛顿会议

B. 开罗会议

C. 雅尔塔会议

D. 慕尼黑会议

 

C 【解析】华盛顿会议召开于1921年至1922年,不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故A错误;开罗会议由中国、英国、美国在埃及开罗召开,没有奠定美苏两极格局,故B错误;雅尔塔会议是美国、英国和苏联三个大国在1945年2月召开,体现了美苏两分天下的特点,奠定美苏两极格局的基础,故C正确;慕尼黑会议召开于1938年,不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故D错误。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对雅尔塔体制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 反映了世界人民对和平与安全的渴望,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B. 具有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色彩

C. 结束了欧洲国家作为世界中心的国际格局

D. 标志着两大阵营的冷战对峙局面最终形成

 

查看答案

(题文)美苏争霸双方争夺的重点是

A. 亚洲

B. 非洲

C. 欧洲

D. 美洲

 

查看答案

(题文)1942年,为了阻止德国获得伊朗的石油,苏联军队驻在伊朗北部。1946年初,美英将苏联继续占领伊朗北部一事提交到联合国安理会,苏联被迫撤军,与此同时,美国第六舰队部署在东地中海。美国的行动表明

A. 欧洲复兴计划开始实施

B. 其战略重点是中东地区

C. 美苏同盟关系已经结束

D. 对苏联的冷战已经开始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阿富汗战争(1979—1989)是发生在20世纪后半叶的一场国际政治博弈。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阿富汗是苏联南下印度洋、控制中亚枢纽战略的重要环节。1978、1979年之交,随着苏、阿关系迅速恶化,苏联最终走上军事干涉阿富汗事务的道路。为尽快稳定阿富汗局势,苏联一方面诉诸军事手段,另一方面寄希望于扶植亲苏政权。由于阿富汗人的普遍反对和国际社会的巨大压力,苏联在军事、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里根就任后,将阿富汗视为与苏联开展“低烈度战争”的重要试验场,不费一兵一卒,仅通过提供财政与军事援助,就将苏联成功拖在阿富汗。1985年戈尔巴乔夫执政后,重新审视阿富汗问题,并于1989年2月完成了撤军工作。然而阿富汗国内各派别之间并未达成和解,随即陷入了长期的内战,成为此后地缘政治中不稳定的因素。

   ——摘编自李琼《阿富汗战争与国际政治博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军事干预阿富汗局势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阿富汗战争的影响及启示。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91年下半年起,前南斯拉夫联邦开始迅速解体;6月25日,先是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共和国同时宣布独立;9月8日,马其顿共和国宣布独立。在这一背景下,波黑准备脱离南联邦而独立。但波黑境内的塞族坚决反对独立,五个塞族自治区宣布联合成立“塞尔维亚波黑共和国”,独立于波黑,但仍然留在南联盟内。这一做法遭到波黑的反对和武力镇压。于是,波黑内战爆发。战争之初,先是穆、克两族联手对塞族的独立行动进行镇压,尔后穆、克内讧,导致克、塞联合打穆族。1994年3月,在美国的撮合下,克、穆两族又走到一起组成穆克联邦,共同对付塞族。在波黑战争期间,发生了大规模的种族屠杀行为,为了迫使塞族屈服,美国先推动北约对波黑塞族实施了大规模的空袭,武力压服塞族。在美国的干预和调停下,有关各方最终于1995年底达成了关于波黑问题的“代顿和平协议”。但波黑战争后不久,巴尔干地区冲突再起,前南斯拉夫的科索沃寻求“独立”闹分离,引发一场欧洲地区新的局部战争,即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

    ——摘编自张贵洪《国际关系研究导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波黑内战爆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波黑战争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