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进行税制改革,如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进行税制改革,如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纳税.这一时期的改革

A. 巩固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度

B. 促进了土地私有制度的发展

C. 是孟子仁政主张的实践运用

D. 抑制了土地兼并的发展趋势

 

B 【解析】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实质都是逐步承认土地私有,有利于土地私有制度的发展,故答案为B项。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促使井田制和分封制的瓦解,排除A项;这一时期的改革与孟子仁政主张无关,排除C项;承认土地私有会加剧土地兼并,排除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美苏两国的战略地图上,双方都希望统一的德国成为本阵营的排头兵,但是双方在德国的统一程序和方式上均存在巨大分歧。在此情况下,德国无法避免分裂的结局。1949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先后成立。

1972年两德之间签订《基础条约》,为两德关系正常化铺平道路。

20世纪80年代,两德统一的步伐加快。对此,法国总统密特朗说:“谈论德国统一的人什么也不懂。苏联决不会答应。德国统一意味着华沙条约的结束,这,你怎么能想象呢?”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德国越来越想统治欧洲,我们得经常会晤来抵消德国的力量。必须做到不让德国统治欧洲。”美国总统布什说:“我们不反对德国统一,但我们要谨慎从事。”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宣布:“无论我们軎欢不喜欢,统一的德国必将留在北约内,这一时机已经成熟。”在此前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总理科尔游走于各大国之间,多方寻求理解、支持和妥协。1990年9月,“2+4外长会议”达成《关于最终解决德国问题的条约》,宣布统一后的德国享有完全主权。

——摘编、整理自孟钟捷《德国简史》、知网论文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两个德国出现及统一的原因。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四国对待德国统一的两种不同态度及本质。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83年3月,美国总统里根提出了一项被西方称为“星球大战”的战略防御计划。其一是要以反弹道导弹防御为“盾”,以核进攻式器为“剑”,使美国处于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战略优势地位。其二是要利用苏联的“重大经济困难”和技术落后,来达到它的政治目的。此外,美国还希望通过“星球大战”计划的推行,推动新技术革命,刺激美国整个高技术工业的发展。因为在新技术革命中占主要地位的核技术、航天技术、电子技术、新材料等,无一不是首先为军事目的而研制和发展,然后再转到民用生产领域的。美国一位学者断言,“这是一次可以和电的发现相媲美的革命”。美国政府官员诺曼·贝利甚至说,克服世界经济衰退,只有通过“星球大战”计划才能做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星球大战”计划提出的主要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星球大战”计划的影响。

 

查看答案

(题文)新华网发表《国际关系的三重镜像》一文,将二战后国际关系的演变概括为“见山是山,界线分明;见山不是山,世界变平;见山还是山,利益优先”三重镜像。由“界线分明”到“世界变平”的标志是

A. 美、日、西欧三足鼎立

B. 欧盟成立

C. 苏联解体

D. 9·11事件

 

查看答案

1968年夏,包括美国和苏联在内的许多国家签署了《防止核扩散条约》,该条约规定,签约的国家不得向非核国家提供核武器,禁止签约的非核国家制造核武器。至1970年3月,已有47个国家签署了该条约。这一条约在当时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包括

A. 消除了核战争的危险

B. 缓解了“冷战”所造成的国际紧张局势

C. 消弭了美苏间的分歧

D. 有效地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发生

 

查看答案

1969年尼克松担任美国总统后,对美国对外战略进行重大调整

A. 标志着美国放弃了世界霸权政策

B. 其根本目的仍是维护美国的霸权地位

C. 表明美国的扩张重点在亚洲

D. 表明美国由战略收缩转向战略进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