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37年,云南全省工业资本仅421.6万元,仅占全国的工业资本总数的1.17%...

1937年,云南全省工业资本仅421.6万元,仅占全国的工业资本总数的1.17%,到1942年,全省工业资本额就已达20949.9万元,为全国工业资本的10.8%。该时期云南工业发展主要得益于

A. 民族工业的内迁

B. 政府对经济的主导

C. 国际交通线打通

D. 实业救国思潮兴起

 

B 【解析】国民政府在1936年实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促使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材料中现象正是这一原因导致,故B正确;此时民族工业大量内迁主要是重庆、四川地区,故A错误;国际交通线打通是1942年入缅作战胜利之后,故C错误;实业救国思潮兴起是19世纪末期,故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国货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发端于20世纪初抗议美国排华事件,20年代发展为具有相当规模的全国性运动,30年代达到顶峰,先后出现“国货年”(1932年)、“妇女国货年”(1934年)、“学生国货年”(1935年)、“市民国货年”(1936年)。这一现象

A. 反映出民族矛盾始终是近代中国主要矛盾

B. 体现了国人具有盲目排外的心理

C. 有力地促进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团结和觉醒

D. 推动了政府对帝国主义态度转变

 

查看答案

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农产品价格曾经暴跌,直接导致很多地区的农村,无人愿意种地,也无人愿意买地做地主。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土地革命的蓬勃发展    B. 土地改革取得卓越成效

C. 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    D. 民族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查看答案

以下数据显示了中国两种最重要的农产品出口量的变化,它反映了

 

1931年

1933年

下降幅度

中国茶叶出口额

5108万元

3858万元

30%

中国蚕丝出口额

14704万元

5642万元

61%

 

 

A. 中国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B. 欧美贸易保护打击了中国经济

C. 中国农业生产水平急剧下降

D. 官僚资本挤压了民族资本空间

 

查看答案

在20 世纪20 年代浙江上虞县的下管村,“ 生产上它是一个农业社会,…… 下管人除粮食和菜蔬肉类等还能自给自足,并有毛竹和茶叶等山货可以外销外,日常生活的工业品,几乎全是外来的‘洋货ˊ…… 除了制造和修理农具和家具的一些手工业外,家庭纺织业等已被淘汰殆尽。”据此可知,近代以来下管村自然经济瓦解的征象是

A. 毛竹和茶叶等山货的外销   B. 农具等制造业和修理业的存在

C. 粮食和菜蔬肉类等的生产    D. 纺织和部分土产加工业的淘汰

 

查看答案

黄君(黄佐卿)于光绪七年(1881年)建丝厂于沪上。……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开工后)斯时运用缫丝机械尚无相当人才。……乃延(请)意人麦登斯为工程师,指导厂务。……且所有出品须运往外国市场,向绸商兜售,输运需时,周转为难。自光绪八年至十三年,营业失败,资本耗损殆尽。对于丝厂发展,折射出的史实本质是(   )

A.技术人员主要依赖外国 B.产品销售不十分的顺畅

C.因官督商办而走向衰败 D.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艰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