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793年,美国教授惠特尼在家教之余,发明了轧棉机,第一台非常粗糙,但一天一人能...

1793年,美国教授惠特尼在家教之余,发明了轧棉机,第一台非常粗糙,但一天一人能够加工一百磅棉花,而此前一天一人只能加工一磅多棉花。轧棉机的发明被视为深刻地影响了美国的历史,它客观上

A. 开启了美国的工业革命

B. 加固了南方的奴隶制度

C. 提高了美国教师的地位

D. 造成了众多工人的失业

 

B 【解析】由于轧棉机的发明和使用,提高了人工使用效率,美国的南方种植园主会大量的雇佣奴隶来进行生产劳动,同时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促进了美国南方棉花种植业的发展,也促进了美国黑奴制度的发展。故答案为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不是美国工业革命开启的标志,排除A项;C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660年代至1760年代,英国东部地区发生了农业技术革命。其中一项新技术叫做“四区轮作制”,即分别在农场的四块士地上种植芜菁、小麦、萝卜、大麦,四年里轮流更换,不让任何地块休闲,同时又能保持地力。这一革命

A. 导致英国东西部经济差距扩大

B. 促成英国实现粮食自给

C. 推动英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D. 揭开英国圈地运动序幕

 

查看答案

据统计,现今世界上种植最多的粮食作物,大约有1/3起源于美洲。16、17世纪美洲的豆类、番茄、玉米、甘薯、辣椒、花生等作物向东半球的广大地区传播,以其丰厚的产出和充足的营养支撑着众多的人口,打破了传统的粮食结构。人们把这些现象称为“餐桌革命”。“餐桌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世界市场的形成

B. 工业革命的开展

C. 商业革命的影响

D. 各地人口的膨胀

 

查看答案

有学者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为“哥伦布大交换”,认为哥伦布首次航行到达美洲大陆,是旧大陆与新大陆之间联系的开始,也是一件关于生物、农作物、人种、文化、传染病以及观念在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的一场引人注目的大转换。从这个角度来看,下列哪项不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给美洲带来的影响

A. 给美洲带来了新的疾病

B. 使美洲文化遭到毁灭性打击

C. 改变了美洲人的生活方式

D. 给美洲带来先进的机器生产方式

 

查看答案

1937年,云南全省工业资本仅421.6万元,仅占全国的工业资本总数的1.17%,到1942年,全省工业资本额就已达20949.9万元,为全国工业资本的10.8%。该时期云南工业发展主要得益于

A. 民族工业的内迁

B. 政府对经济的主导

C. 国际交通线打通

D. 实业救国思潮兴起

 

查看答案

国货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发端于20世纪初抗议美国排华事件,20年代发展为具有相当规模的全国性运动,30年代达到顶峰,先后出现“国货年”(1932年)、“妇女国货年”(1934年)、“学生国货年”(1935年)、“市民国货年”(1936年)。这一现象

A. 反映出民族矛盾始终是近代中国主要矛盾

B. 体现了国人具有盲目排外的心理

C. 有力地促进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团结和觉醒

D. 推动了政府对帝国主义态度转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