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国共产党分别于1956、1969、1982、1992年召开第八、九、十二、十四...

中国共产党分别于1956、1969、1982、1992年召开第八、九、十二、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下表是对这四次大会政治报告中出现的前10个高频词的次数统计。其中与党的十二大相对应的一组是

 

 

高频词会议

社会主义

阶级

革命

经济

建设

发展

人民

国家

中国

领导

A

118

98

45

53

52

79

111

118

25

57

B

128

35

62

123

124

92

117

77

52

62

C

179

14

25

209

184

173

102

76

118

59

D

84

335

288

27

24

28

121

38

68

56

 

 

A. A

B. B

C. C

D. D

 

B 【解析】 ①会议的高频词汇为社会主义(118次),国家(118次),人民(111次),阶级(98次),可见此时会议的重点是探索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之间的联系,同时注重阶级问题,因此推知为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故A错误;②会议的高频词汇为社会主义(128次),经济(123次),建设(124次),人民(117次),阶级为35次,在四次会议里是提到阶级次数相对较少的会议,可知此次会议的重点是社会主义与经济建设的联系,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82年,邓小平在会上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命题,其主题主要是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故B正确;③会议提到阶级的次数在四次会议中是最少的,为14次,提到最多的为经济(209次),建设(184次),社会主义(179次),可见这次会议重点是讨论经济建设,同时相对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阶级对会议的影响随着时代发展更少,因此③会议为1992年党的全国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故C错误;④会议提到最多的词为阶级335次,革命288次,是四次会议中提到阶级与革命最多的会议,因此可推知④为1969年召开的党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故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48年8月,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中共中央华北局决定在石家庄召开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共542人,其中共产党员376人,非党人士166人。在大会选举产生的27名华北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中,民主人士有8名。这次会议

A. 表明解放战争已取得基本胜利

B. 实践了新民主主义政治路线

C. 标志着人民政治协商制度确立

D. 体现了鲜明的社会主义原则

 

查看答案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没有改良的农业就不能消灭农奴制,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与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以现实为基础就能实现人的真正解放

B.把人的解放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

C.蒸汽机和珍妮机消灭了奴隶制

D.把人的解放建立在消灭农奴制基础上

 

查看答案

1937年,将介石指出,“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城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使我们的民族做一个堪与各国并立于世界的民族。”据此可知

A. 广大民众积极参与抗日活动

B. 国民政府坚持全面抗战路线

C. 民族意识的觉醒关系抗日大局

D. 抗日民族统--战线尚未建立

 

查看答案

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其意在

A. 走苏俄革命的道路

B. 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

C. 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

D. 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

 

查看答案

(题文)李泽厚先生曾以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作为解释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许多错综复杂现象的基本线索,认为现代中国在启蒙与救亡这两重同等紧迫的使命之间徘徊,从一个极端跳跃到另一个极端,最终救亡压倒了启蒙。李泽厚此观点在中国近代史上的最好诠释是

A. 辛亥革命与国民革命运动    B. 甲午中日战争与戊戍变法

C.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    D. 两次鸦片战争与洋务运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