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据《唐语林·贤媛》载,唐玄宗时宫廷女官柳婕妤的妹妹,“性巧慧,因使工镂板为杂花象...

据《唐语林·贤媛》载,唐玄宗时宫廷女官柳婕妤的妹妹,“性巧慧,因使工镂板为杂花象之,而为夹结(一种印花染色)……后渐出,遍于天下”。由此可知,唐代

A. 棉纺织生产技术不断创新

B. 手工业出现新的技术工艺

C. 官营手工业实行技术垄断

D. 外来纺织技术得到了应用

 

B 【解析】由唐玄宗时代的一个女子“因使工镂板为杂花象之,而为夹结(一种印花染色)”、“后渐出,遍于天下”这一信息可知,这是指纺织业领域里出现了技术革新,故选B;这是还没有形成棉纺织业,故A不符合史实;题干没有体现是官营手工业,而由“后渐出,遍于天下”也说明不是技术垄断,故排除C;题干说到的是唐玄宗时宫廷女官柳婕妤的妹妹进行的技术革新,故不是外来防织技术,故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东汉末年,道教创始人后裔张鲁以“大道”名义所发布的《大道家令戒》强调谨守伦常,要求道民“当户户自相化以忠孝,父慈子孝”。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儒学对佛道思想产生较大影响

B. 儒学在道教冲击下趋势更新

C. 道教官方化宣扬儒家伦理观念

D. 道教自我调适吸收儒家纲常

 

查看答案

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初置刺史,部十三州”,州为监察机构,而到了东汉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州由监察机构转变为行政区实体。唐朝初年,道仅是一种监察区划,至唐玄宗时,道发展成为行政区划,成为凌驾于州县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单位。州、道这一变化

A. 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B. 反映出监察力度的减弱

C. 其主因是社会经济发展

D. 说明地方行政权力扩大

 

查看答案

据《易经》记载,神农氏(炎帝)时期,曾在“日中设市”,“聚天下之货”,使各“交易而退”。材料所载

A. 为商业研究提供了准确资料

B. 对商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C. 侧面反映出商业的悠久历史

D. 说明当时长途贩运比较发达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社会流行词反映了社会的变迁

 

时间

流行词汇

1840——1912年

师夷长技、洋布、洋火、兴民权、革命……

1912——1949年

共和、约法、民主、科学、实业救国、牺牲精神、民主自决精神、她……

1949——1978年

列宁装、三大改造、工业化、人民代表、粮票……

1978年以后

专业户、乡镇企业、村民委员会、股票、互联网……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社会流行词汇与社会发展变迁”的某一个角度提炼一个主题并进行解读。(要求:观点明确,提取信息充分,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历史上华夏农耕文明由于长期处在与周边游牧文明的比较环境中,以致形成了一种华夏“中心”的文化优越意识。但同时中国自古也有以儒家“天下一家”“和而不同”理念为基本内容的“超国家主义”的思想传统。清末民初的读书人意识到,中国并不代表天下,方位也不在世界的中心。20世纪初中国思想界兴起世界主义论,杨度认为“中国今日所遇之国为文明国,中国今日所处之世界为野蛮之世界”,对此胡适主张“世界者,乃世界人之世界,不当由欧美两洲人独私有之。亚洲诸国为世界一部分,不宜歧视之”,而孙中山则主张“受屈民族,必先要把我们民族自由平等的地位恢复起来之后,オ配得来讲世界主义。中国如果强盛起来,还要对于世界负一个大责任”。

——据李永晶《新世界主义:破解民族精神的时代困境》等

材料二  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主义在西方愈受关注,其基本观点是所有人对人类的忠诚并不一定非把自己局限于某个特定的民族国家,人们忠于自己的祖国,并不妨碍对外国人持友好的态度,可以通过交往和对话达到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这不会抹去人们的民族身份。例如,作为欧洲人,人们具有民族性,而作为超越欧洲的国际上的人,人们更具有欧洲性。个人、政府、国际组织毫无疑问都应该为世界城邦的建立负有责任。

——据(法)雅克·德里达《论“世界主义”与宽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世界主义与古代世界主义的不同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近代以来中西方世界主义的共同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世界主义思潮对二战后世界发展的意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