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51年11月,政务院在《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中将为革命干部、工人、农民开设的...

1951年11月,政务院在《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中将为革命干部、工人、农民开设的工农速成中学纳入正规学校系统。该决定

A. 借鉴苏联经验发展人民教育

B. 利于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C. 将极大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

D. 脱离中国国情制约了教育发展

 

B 【解析】革命干部、工人、农民是新中国成立之初为社会发展直接发挥作用的群体,所以他们接受教育的工农速成中学被纳入正规学校系统意味着国家在通过这一举措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故选B;这并没有借鉴苏联经验,故排除A;这仅仅涉及到了革命干部、工人、农民这三种人,不能代表整个国民体系,故C以偏概全了,所以排除C;这一举措是符合国情的,故D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50年,美国操纵第五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向新中国禁止运输武器、弹药、原子能材料、石油以及对制造武器、弹药和战争工具有用的物资的决议。材料表明

A. 新中国外交环境较恶劣

B. 美国对华政策开始变化

C. 西方达成联合制华共识

D. 联合国未能促进世界和平

 

查看答案

从1927年起,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开始走下坡路,到全面抗战爆发前,财政部长宋子文已占有公司半数的股份并控制了该公司。材料反映出中国民族工业

A. 对近代化的推动收效甚微

B. 在国内缺乏发展壮大的机遇

C. 受到官僚资本主义的威胁

D. 在半殖民地环境中难以壮大

 

查看答案

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与20世纪30年代的抗日战争都是近代中国的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结果和影响差别很大。其主要原因在于

A. 欧美列强对中国抵抗态度不同

B. 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

C.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程度不同

D. 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

 

查看答案

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的三个多月时间里,临时政府颁布了39条除旧布新的法令。孙中山对此颇为乐观,确信“帝王思想”将会“不谋而绝迹于天下”了。这反映出孙中山

A. 未能看清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图谋

B. 认为民族主义目标已经完成

C. 认为三民主义理论指导革命成功

D. 对中国的国情认识尚不充分

 

查看答案

下图是八国联军发行的宣传进攻中国的政治明信片,据图可知

A. 中国将出现被瓜分局面

B. 列强侵华出现暂时同盟

C. 列强采取分而治之政策

D. 中国抵抗意识逐渐丧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