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农业革命始于16世纪初的圈地运动。随着美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农业革命始于16世纪初的圈地运动。随着美洲贵金属涌入西欧,货币贬值,英国羊毛和粮食价格飞涨,而同期农业雇工的工资提高幅度较小,使得乡绅、贵族竞相采取雇人放牧的圈地制经营方式,以减少开支。英国革命后,议会通过立法废除骑士领地制及一切与之相关的封建捐款和义务,土地日益集中。这些大土地所有者资金雄厚,增加投入,为新肥料、农业机械的应用奠定基础。大农业的确立、新的耕作制度的采用及农业机器的推广,使农业单位面积产量大幅度提高。到19世纪中叶,集约化农业逐步建立起来,英国农业革命完成。

—摘编自王章辉《英国农业革命初探》

材料二  中国农业自鸦片战争后开始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艰难嬗变。晚清政府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和兼并,但大量并购土地的多系官僚、军阀和豪强,他们在兼并土地后仍采用封建租佃制,农业效益较低。新政期间,政府因缺乏足够财力和传统势力的阻碍,很多政策成为一纸空文,农业技术改革进展缓慢。结果,新式农业始终也没有在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摘编自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第二卷)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英国农业革命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业革命发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与英国农业革命相比,近代中国农业改良的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英两国农业改革的结果。

 

(1)特点:起步早,其发展过程具有渐进性和长期性;变革封建生产关系和革新农业生产技术并举;自发性与政府支持相结合。 原因:新航路的开辟和价格革命的影响;英国商品经济的繁荣,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内外市场活跃;工业革命的推动。 (2)不同之处:近代中国农业改良起步晚;农业改良主要是在外力冲击下发生的;农业技术改良进展缓慢;政府未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推动农业技术革新。 结果:中国方面:农业改良滞后,与工业化建设没有实现良性互动;没有改变小农经济的绝对统治地位,未能推动中国社会转型。英国方面:加速英国资本原始积累进程;为工业革命提供大量自由劳动力、原料和市场;加速了英国近代化。 【解析】 (1)特点: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一”回答。由材料一中的“英国农业革命始于16世纪初的圈地运动”、“英国革命后,议会通过立法废除骑士领地制及一切与之相关的封建捐款和义务,土地日益集中”、“到19世纪中叶,集约化农业逐步建立起来,英国农业革命完成”可得出起步早,其发展过程具有渐进性和长期性;由材料一中的“圈地运动”、“新的耕作制度的采用及农业机器的推广”可得出变革封建生产关系和革新农业生产技术并举;由材料一中的“乡绅、贵族竞相采取雇人放牧的圈地制经营方式”、“议会通过立法废除骑士领地制及一切与之相关的封建捐款和义务”可得出自发性与政府支持相结合。 原因:题目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从材料一中可知,英国的农业革命开始于16世纪初,结束于19世纪中叶,所以原因应从国际、国内两个角度思考作答。国际角度看,英国受到新航路的开辟和价格革命的影响;国内角度看,英国商品经济的繁荣,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内外市场活跃和工业革命的推动。 (2)不同之处: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一、二”回答。由材料二中的“中国农业自鸦片战争后开始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艰难嬗变”与材料一中的“英国农业革命始于16世纪初的圈地运动”可得出近代中国农业改良起步晚,农业改良主要是在外力冲击下发生的;由材料二中的“农业技术改革进展缓慢”、“大量并购土地的多系官僚、军阀和豪强,他们在兼并土地后仍采用封建租佃制,农业效益较低”可得出农业技术改良进展缓慢;由材料一中的“议会通过立法废除骑士领地制及一切与之相关的封建捐款和义务”与材料二中的“新政期间,政府因缺乏足够财力和传统势力的阻碍,很多政策成为一纸空文”可得出政府未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推动农业技术革新。 结果:题目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方面:结合近代中国农业发展的相关史实和上述材料中的农业改良信息从农业与工业发展的协调性角度和小农经济发展模式在中国的地位上思考作答。具体来说,农业改良滞后,与工业化建设没有实现良性互动,所以没法做到工农业快速协调发展;另外,没有改变小农经济的绝对统治地位,未能推动中国社会转型。英国方面:结合英国圈地运动和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圈地运动加速英国资本原始积累进程,同时也为工业革命提供大量自由劳动力、原料和市场;它和工业革命一起加速了英国近代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46年2月,美驻苏大使馆代办乔治·凯南在发给华盛顿的电报中说:“美国不能依靠外交谈判和苏联打交道,而必须也能够依靠实力来抵制苏联的扩张,同时不会引起美、苏之间的全面军事冲突,因为苏联的力量弱于西方。”凯南这一谈话表明当时

A. 美国开始对苏采取冷战政策

B. 美国已出现遏制苏联的思想

C. 美苏战时合作关系完全破裂

D. 美苏已爆发了直接军事冲突

 

查看答案

据记载,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政府大量地雇用了黑人顾问和专家,联邦在职人员名单中黑人雇员数不断增加,黑人雇员遍及政府各部门。这说明罗斯福新政

A. 开始打造公平公正社会

B. 旨在消除种族歧视现象

C. 有利于缓和社会的矛盾

D. 改变了美国政府的属性

 

查看答案

在莫奈的画中有如此场景:宁静的午后,深奥的黄昏,撑阳伞的美丽忧伤女子,草地上读书的少女,阳光下的田野和树林……一切都是那么优美、雅致、美妙,那明亮的调子总是给人一种希望、一种慰藉。材料体现莫奈的作品

A. 追求主观化的艺术表现

B. 重在描绘山水田园风光

C. 执着于对同一主题写生

D. 采用夸张手法表情达意

 

查看答案

从巴黎公社成立到其失败的时间里,先后有21人担任军事委员会的成员,但无一人连续任职,5月15日成立的第三届军事委员会的7人中,只有3人担任国民自卫军的营长以上的职务。材料意在说明巴黎公社

A. 政治领导体制存在缺陷

B. 践行了“主权在民”思想

C. 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

D. 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查看答案

1492年4月,西班牙国王与哥伦布签订著名的“圣大菲协定”:西班牙国王是一切新发现土地的宗主和统治者,任命哥伦布为上述地方的总督、钦差大臣和海军司令,有权获得当地总收入的1/10,并正式授予哥伦布和他的继承人以“唐”的尊号。据此可知,“圣大菲协定”

A. 是哥伦布远航的根本动力

B. 约束了哥伦布行为

C. 体现了资产阶级的侵略性

D. 权责明确推动探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