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甲午战争前,日本天皇每年从皇室费用中拿出30万元补充军费;实业界领袖组织“报国会...

甲午战争前,日本天皇每年从皇室费用中拿出30万元补充军费;实业界领袖组织“报国会”募捐,财界也大力支持日本为战争发行的军事公债。清朝恰好相反,每年从海军军费中挪用30万两建造颐和园:为准备庆祝慈禧60大寿而耗费的大约1400-2000万两白银,可购买10艘“定远”型铁甲舰、20艘“致远”型战舰。这段材料说明

A. 社会政治是战争胜负的根本因素

B. 中国海军军事装备远远落后日本

C. 日本发动甲午战争是蓄谋已久的

D. 慈禧万寿庆典直接导致中国战败

 

A 【解析】材料中分析日本政府和社会支持海军建设,相反中国政府却阻挠和破坏海军建设,显然社会政治是决定甲午中日战争胜负的根本,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比较中日海军的装备,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故C项错误;中国战败直接原因是军队战斗力和指挥的失误,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尽情扫荡孔庙和孔子等人的牌位,把儒家经书斥之为“妖书”,宣布“凡一切孔孟诸子百家妖书邪说者尽行焚除,皆不准买卖藏读也,否则问罪也”。材料主要反映了这时期的太平天国

A. 选择西方宗教思想动员群众

B. 动摇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C. 表达了农民阶级的主要诉求

D. 具有民主平等的思想追求

 

查看答案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中记述:“通商口岸,特别是上海,代表了以有组织竞争为基础的一种进取的、极为活跃的新秩序。大约二百家商号,其中主要是英美商号,在贸易的各个方面展开生死竞争。”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 这种竞争发生在鸦片战争后

B. 贸易竞争主要是进行商品输出

C. 新秩序具有活跃开放的特点

D. 英美竞争彻底打开了中国市场

 

查看答案

清代军机大臣每日清晨五、六时之际便要晋见皇帝,依次长跪,陈述和商讨军国大事,对呈文进行复核、审定,撰拟谕旨下达。谕旨分两类:一类是明发“上谕”或“明谕”,交内阁抄发给有关衙门和官员办理;一类是或“密谕”,不经过内阁,直送某省某官开拆。由此推断这一做法的根本目的是

A. 剥夺军机处的军务处置权

B. “敲打”军机处以限制其权力

C. 确保皇权地位的至高无上

D. 增强保密性并提高行政效率

 

查看答案

李治安在《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一文中写道:元朝史学家揭傒斯说,“镇以磐石宗,重以分省寄”,《元史·明宗纪》也称行省为“方面之寄”。合而论之,即在传统的郡县制基础上另加行省之类的高层督政组织于中央与路府州县之间,把行省当做分寄与集权的枢纽。这一做法

A. 不利于强化集权

B. 具有原始民主性

C. 优化了地方管理

D. 削弱了行省职权

 

查看答案

刘海峰教授在《唐代教育与选举制度综论》一书中统计,在1804名官员中,科举出身的达到634人,占总数的35.1%。“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希望,吸引了莘莘学子的毕生精力,使他们“老死于文场而无所恨”。这一现象反映了

A. 官学教育制度完备

B. 统治基础不断扩大

C. 儒学恢复正统地位

D. 贵族政治严重削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