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这反...

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

A. 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

B. 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

C. 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

D. 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

 

C 【解析】 试题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国官营手工业及其的特征,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得出这样的认识,官府对手工业的管理相当严格,而且官营手工业的技术分工细,C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A项错误,官营手工业的产品不走向市场;B项错误,材料信息没有提及“效率低下”问题,排除; D项错误,官营手工业的生产成本往往比较高,排除。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精耕细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下列图示的工具或技术都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实践中不断创制和应用的,其中开始出现于隋唐时期的是

A. 耧车

B. 曲辕犁

C. 耦犁

D. 翻车

 

查看答案

孔子和柏拉图是古代东西方先哲,有很多开创性的思考和贡献。阅读下列材料:

希腊人并非不关心政治问题。最早的哲学家泰利斯、梭伦也是政治家,大哲学家如柏拉图、亚里土多德都有政治、伦理的专著。然而,思考宇宙问题是他们首先着重的,也是希腊思想的特色。在孔子以前,识字和文化知识,是“史官”所垄断的,他们所负责管理的文化资料,无不与政治权成有关。所以,范文澜的《中国通史》,强调中国文化传统是“史官文化”。这种文化的对象,几乎是唯一的对象,是关于当世的政治权威的问题,而从未“放手发动思想”来考虑宇宙问题。赫胥黎在《进化论与伦理学》(即《天演论》)中曾指出,人类一个迷惑不解的问题是祸福无常,是善人得不到好的果报,恶人得不到应有的惩罚。善恶果报的问题,打动了愚夫愚妇的心灵,也打动了哲学家的心灵。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里就倡导一种恶人下地狱、善人上天堂的想象,恐怕这不是他的创造发明,不过是当代普通人对此想法的集中表现而已。

—摘编自顾准《希腊思想、基督教和中国史官文化》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归纳整理柏拉图思想和中国“史官文化”的不同特色,并据此分析说明希腊思想所包含的人文精神。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孔子为打破“史官”文化垄断所作的贡献。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柏拉图《理想国》里的“善人”应该具备的品德,并分析他形成这种“想象”的社会原因。

 

查看答案

明治维新不仅改变了日本的命运,也使世界为之瞩目。阅读下列材料:

虽然总的政治格式维持僵硬不变,但在表层下面,儒家和本国的封建观念准则之间、经济增长和一成不变的阶级社会之间,存在着充满巨大推动力的紧张关系。日本远未因孤立而变成一个静止的社会,它依然能够进行重大的变革。

……同时对经济的现代化也做出了努力,现代化的银行制度建立了起来,货币制度经改革后,以圆为单位,一圆大约值半个美元。日本还建立了灯塔,改善了港口设施,全国有电报网相联,铁路也开始修建,由东京到入海口横滨的铁路线于1872年完成。蚕丝生产由于采用了机械缫丝而得到改进,这一简单革新主要是由私人资本完成的。其他工业耗资较多,不能在短短的数年内获利。政府自己在军火生产和矿山的开发方面建立了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业,并在其他各个部门中建造了试验性工厂。

—以上材料摘编自埃德温·赖肖尔(美)《日本人》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治维新前日本“僵硬不变”的政治格式,并分析说明它所造成的日本社会的“紧张关系”

(2)据材料概括日本经济近代化的特征,并说明日本经济近代化有哪些成功经验。

 

查看答案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最复杂、最难驾驭的大国关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71年4月,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日本举行。中国乒乓球代表团邀请美国乒乓球队去中国做一次免费旅行,华盛顿没有反对。一夜之间,乒乓球获得了新的地位。连尼克松也告诉部下说:“我在法学院念书时,就是个相当不错的乒乓球运动员。可以说,我打得相当好。……莫斯科闷闷不乐。4月10日,美国乒乓球队到达中国。……在美国球队离京去香港的当天,尼克松总统宣布放宽已有20年之久的美国对华贸易禁运,北京则恢复同华盛顿和伦敦的电话联系。可谈的事实在不少。

—(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材料二1971年7月15日,尼克松总统透露,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基辛格博士在7月9——11日间秘密去了北京,而他本人接受了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邀请。这个消息显示中美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尼克松总统的声明震惊了国际社会,对日本的震动尤为强烈。这一“尼克松震动”是外交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构成了美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策中的一个分水岭。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三中美关系大门打开至今已有40多年,两国关系走到今天,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一句话是中美关系非常重要,这不难理解,当今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国家,两个最大的经济体,两国每年来往人次超过600万。另一句话是非常复杂,如果中国和美国打起贸易战,将对世界经济产生剧烈的冲击和影响。中美关系复杂远不止这一点。随着中美关系的发展,两国共同利益不断增多,两国关系中的矛盾分歧点也越来越多。

—王宝付(中国国防大学战略研究员,从事安全战略和中美军事关系问题研究)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莫斯科为何闷闷不乐?“可谈的事实在不少”,你认为中美双方可能会谈哪些事?尼克松自认为乒乓球“可以说,我打得相当好”,谈谈你的见解。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尼克松总统的声明为什么震惊了国际社会?对日本的震动又为什么尤为强烈?你如何看待“尼克松总统的声明构成了美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策中的一个分水岭”?

(3)综合上述材料,放眼未来,请你说说中美两国应构建怎样的双边关系。

 

查看答案

民族主义、民主主义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两大主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杨度(注:立宪派的中坚人物)之所以力攻革命党“民族主义”之缪,是因为当时的革命党人多从狭隘的“民族主义”的立场出发,宣扬中国“亡国论”,“毫无根据地否认满族是中国人,如说满洲未建国前为中国的‘羁縻州’,不同于中国主权直接覆盖之领土,且未曾在明代取得中国国籍云云,满族既非中国人,清朝取代明朝,便非一般皇室更替的改朝换代,而是中国为外族所灭亡”。

—摘编自章开沅《“排满”平议——对辛亥革命前后民族主义的再认识》

材料二1924-1927年国共合作实际上是以“国民革命”为号召的民族革命。这场革命的直接斗争目标就是“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战争即为这场革命最具体的实现手段。北伐战争这一军事统一运动,从一个侧面清楚地反映出,中国社会民族主义观念广泛发酵,多数社会大众对国家统一运动明显抱以期待和欢迎的态度。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辛亥革命前狭隘的“民族主义”主要存在哪些局限?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20世纪上半叶的民族主义和民主革命”为主题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80字左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