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是当今经济发展的两个显著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是当今经济发展的两个显著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后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经济生活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而经济生活的日益国际化又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但这种经济合作或联合短时期内在全球化范围内难以实现,于是,一些地理位置上相邻,利益相近的国家就开始谋求在局部地区范围内实现经济联合,纷纷建立各种地区性经济一体化组织,以满足经济活动国际化和相互依赖加深的要求。

—周敏凯《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材料二某位学者认为,“全球化”……是居全球化中心位置的“中心国家”日趋“流氓化。”他分析,随着区域经济的全球化,居于中心位置的国家日益流氓化,它对全球化的边陲国家的宰割与剥削,几乎是达到了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代的“日不落”的大英帝国,而且犹有过之。经济学家告诉我们,“M型”社会已经临,两端很高,中间很低。随着全球化,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如纳米科技、通讯科技、认知科学、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贫富不均的问题。

—黄俊杰《全球化时代,需要经典精神的召唤》

(1)根据材料一,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全球化”引发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1世纪初,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行动。

(3)根据所学知识,简述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

 

(1)原因:科技进步;世界经济联系加强(或者经济生活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全球化短时间内难以实现。 (2)问题: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加剧;贫富差距的加深。 行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或者经济区域集团化对全球化既有促进又有阻碍作用),经济全球化则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最终归宿。 【解析】 (1)通过材料中“经济生活国际程度不断提高”“经济生活的日益国际化又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在短时期内全球化范围内难以实现”可以得出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的原因。 (2)第一小问,由“中心国家”日趋“流氓化”,它对全球化的边垂国家的宰制与剥削可以得出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加剧;由“随着全球化,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 带了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贫富不均的问题”得出贫富差距在加大。第二小问,结合时间“21世纪初”和限制词“融入经济全球化”可知考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根据两则材料中的相关内容,在未实现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些国家通过区域集团化寻求经济的发展,而区域集团化的最终目的是达到经济的全球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三次重要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在20年代的俄国,一次是在30年代西方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月革命后,苏俄(苏联)的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经历了艰苦的探索。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苏联兴亡史》

到20世纪中期,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中国在“文化大革命”中陷入了绝境,形成“路径障碍”。而最终摆脱这一困境的办法,并不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执政精英预先根据某一种现成的蓝图施工,而是在实践与试错中,不断针对面临的具体矛盾、困难与问题进行政策调整……

——肖功秦《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

材料二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很多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回答问题:

(1)依据材料一指出,“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和“退到国家资本主义”的政策分别指的是什么?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中共在经济体制上摆脱“路径障碍”有哪些重大举措?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政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大危机的背景下美国政府的经济政策发生的怎样的变化?

(3)纵观不同时期各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题文)在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订购价不到十美元一双的耐克鞋,在美国等国家的市场上竟然平均要卖到四五十美元。这一现象表明。

A. 国际分工体系的不平等

B. 亚太经合组织发挥了作用

C. 世贸组织受到美国控制

D. 亚洲商人的市场信息滞后

 

查看答案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国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世界变了。这种感觉直接源于(  )

交通工具的变革

通讯技术的创新

垄断组织的形成

关贸总协定的创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区域性合作组织几种模式的特点各有不同,以下属于亚太经合组织的特点的是

A. 关税、货币、市场、司法统一

B. 自由贸易、共同关税、共同市场

C. 结伴而不结盟、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

D. 共同兴趣、自觉自愿、道义责任、会员制、没有法律义务

 

查看答案

1957年,英国首相麦克米伦坚定地表示:“我们绝不能被吓倒……我们必须在这一领域采取积极的行动,以确保广阔的自由贸易区比狭窄的六国市场更具有吸引力。”并且,英国一直声称不能“牺牲自己的利益去成全欧洲大陆国家”。这说明当时英国

A. 主张经济全球化

B. 力图遏制经互会的扩张

C. 抵制加入欧共体

D. 不愿放弃自由贸易政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