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30年以前,苏联的粮食年总产量超过1913年的水平(1930年除外),且19...

1930年以前,苏联的粮食年总产量超过1913年的水平(1930年除外),且1930年以后增长率有所下降,由此可见下列哪一项与上述情况不是因果关系?( )

A. 当时苏联的经济政策不利于农业发展

B. 苏联农村集体化过程存在失误

C. 农民大量涌入城市,导致农村劳动力缺乏

D. 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落后

 

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联1930年以后粮食增长率有所下降的原因有: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政策不利于农业发展,苏联农业集体化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等,故ABD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此时的苏联农村劳动力比较充足,故C项不符合史实,但是符合题意。所以本题答案为C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76年,英国人在上海建造了长14.5公里的淞沪铁路,这是中国境内的第一条铁路。通车后,这个“破坏风水的怪物”引起了清朝保守势力的极大恐慌。1877年清政府用白银将这条铁路购回,然后拆毁投入海中,这件事说明( )

A. 英国人修筑的铁路的确破坏了中国的风水

B. 英国人不了解中国的国情

C. 中国的保守势力异常顽固,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

D. 中国社会不需要铁路

 

查看答案

对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列宁曾说:“增加财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和唯一的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大工厂,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而对于一个农民国家来说更谈不上社会主义了。”这一思想(  )

A. 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    B. 推动了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C. 说明列宁对资本主义完全认同    D. 是列宁对新经济政策的理论阐释

 

查看答案

在美国罗斯福新政中,调整农业生产,要求农民减少农产品产量,政府以优惠贷款补贴农民的损失,其主要目的在于

A. 政府操纵农产品市场,进行统一管理

B. 稳定农产品价格,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C. 政府乘机剥削农民,从中获利

D. 减少农业投入,大力发展工业

 

查看答案

20世纪20~30年代,美俄两国分别实行新政,进行了重大制度的创新,二者的相似之处不包括

A. 均是在较为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

B. 都强调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

C. 都符合了本国当时的实际需要

D. 都开创了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都是区域经济集团组织 ②都是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和国际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结果 ③其合作领域都包括了政治、经济、军事 ④都是倡导贸易和投资自由化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