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图是法国1875年宪法部分修正案(1884年8月14日)发布这些修正案的目的是...

下图是法国1875年宪法部分修正案(1884年8月14日)发布这些修正案的目的是(  )

A. 进一步打击法国封建势力

B. 完善三权分立体制

C. 用法律手段确保共和制度

D. 否定封建专制制度

 

C 【解析】图片显示共和形式不得修改以及禁止皇族后代当选总统,主要是防止专制形式出现,以保卫共和制形式,C正确;A不是主要目的;C中三权分立不符合法律特点;D中否定不是法律主要目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法官任职终身,除因违法失职经国会弹劾程序予以罢免之外,总统和其他机关均不得任意将其免职。这一规定的主要用意是

A. 防止法官滥用权力    B. 建立三权分立体制

C. 用司法独立保障民主    D. 限制总统行政权力

 

查看答案

《英国史》的作者指出,英国的“光荣革命”“是不流血的,它无须乎内战、屠杀、放逐或报复……往日国王及国会间糜费精神的竞争今改为两者之合作,而国会则占着上风。”作者认为“光荣革命”的“光荣”在于(  )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没有流血冲突    B. 解决了英国国王和议会间的矛盾

C. 议会通过和平方式掌控国家政权    D. 国家实际权力转移到了议会手中

 

查看答案

罗马法规定当某个新施工是在公共场所进行的,每个市民都可以发出新施工警告”,“但是,当新施工的实施是为了公共利益时,则新施工行为将被允许,即不得向施工工人发出禁止新施工的警告”。这说明在古代罗马(  )

A. 注重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B. 市民拥有对政府监督权

C. 法律具有高度的灵活性

D. 建筑违法行为时有发生

 

查看答案

有学者指出:“在这样的法制基础上,帝国范围内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人员的来往大为便利……罗马文化的综合统一达到前无古人之境。”材料中便利帝国经济文化交流的“法制基础”是

A. 习惯法

B. 《十二铜表法》

C. 公民法

D. 万民法

 

查看答案

恩格斯在评价梭伦改革的某项措施时写道:“有产阶级既开始获得了势力,于是旧的血缘亲族关系的集团就开始被排斥了;氏族制度又遭受新的失败。”这项措施是(  )

A. 颁布“解负令”    B. 设立陪审法庭

C. 按收入多寡将公民分为四个等级    D. 成立“四百人会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