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义和团运动时期,外国人被称为“大毛子”。中国人如信奉天主教、基督教,通被称为“...

在义和团运动时期,外国人被称为“大毛子”。中国人如信奉天主教、基督教,通被称为“二毛子”;其他通洋学、懂洋语,以至用洋货者,被称为“三毛子”,以至“十毛子”等。由此可知,义和团运动(  )

A. 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    B. 具有盲目的排外性

C. 坚决捍卫了民族尊严    D. 打击了清朝的统治

 

B 【解析】义和团对于西方文明的彻底否定和破坏,“二毛子”;其他通洋学、懂洋语,以至用洋货者,被称为“三毛子”说明义和团盲目的排外性,B正确;A主要是抗击八国联军侵华意义;C不符材料主旨;义和团不反对清王朝,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从1895至1913年,随着通商口岸的外国工业合法化,至少又有136家外资制造业和采矿企业在华建立,它们创办时的资本投资额都超过十万中国元,导致“通商口岸的外国工业合法化”的不平等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查看答案

有学者评论太平天国运动时说道:“太平天国的失败并不是社会革命的结束,而是新的社会革命的开始。”该学者意在强调太平天国运动(  )

A. 是推动中国开启近代化建设的根本原因

B. 使清政府意识到封建制度的落后性

C. 激发了先进中国人寻求解决中国问题的积极性

D. 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创造环境和思想基础

 

查看答案

下图是近代中国某条约签订时的相关信息,该条约涉及的内容还有

A. 赔偿英国2100万银元

B. 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C.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D. 增开天津为商埠

 

查看答案

某部历史题材的电影剧本叙述了1843年上海的场景,其中有悖历史事实的镜头是

A. 英国士兵在街上巡逻,英国旗在飘扬

B. 悬挂日本国旗的工厂一家接一家

C. 民众对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感到气愤

D. 码头上大清官员与英国领事商谈海关税额

 

查看答案

下图是法国1875年宪法部分修正案(1884年8月14日)发布这些修正案的目的是(  )

A. 进一步打击法国封建势力

B. 完善三权分立体制

C. 用法律手段确保共和制度

D. 否定封建专制制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