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中国古代主要用圭表测量正午日影长度来确...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中国古代主要用圭表测量正午日影长度来确定节气和测定方向。1668年,康熙命钦天监官员与传教士南怀仁同测正午日影和星象,结果钦天监官员所测皆误,南怀仁推算分毫不差,康熙震怒,“复用西洋历法”。1705年,教廷派遣特使多罗来华,多罗宣布禁止中国教徒敬孔祭祖,引起清廷与教廷严重冲突。1712年,纪理安等传教士不愿在中国使用欧洲新天文表,康熙对欧洲传教士失去信任。康熙认为,应师洋人之“技艺”,为我所用,只有编撰历算著作,才能达到摆脱洋人垄断之目的。1713年,康熙下旨设立蒙养斋算学馆,亲自主持编撰《律历渊源》,全书共三部分,第一部分《历象考成》42卷,以前朝《崇祯历书》为基础,部分引用了传教士所传天文数据。有学者认为:“<历象考成>与当时西方天文著作相比,其差距要比《崇祯历书》与以前西方天文成就相比的差距大得多了。”

——据韩琦《科学、知识与权力——日影观测与康熙在历法改革中的作用》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熙历法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台所学知识,简评康熙历法改革的影响。

 

 

(1)中国传统天文科技滞后;西学东渐;中西礼仪冲突,传教士干预清廷内政;摆脱西方科技垄断;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2)推动西学传播;促进中国传统天文科技成就的总结;抵制了西方文化渗透;未实现科技转型,拉大了与西方科技差距。 【解析】 本题考查康熙历法改革的原因和影响,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康熙历法改革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结果钦天监官员所测皆误,南怀仁推算分毫不差”“教廷派遣特使多罗来华,多罗宣布禁止中国教徒敬孔祭祖,引起清廷与教廷严重冲突”“康熙认为,应师洋人之‘技艺’,为我所用,只有编撰历算著作,才能达到摆脱洋人垄断之目的”,并联系所学有关内容,从中国传统天文科技滞后、西学东渐的影响、传教士干预清廷内政、摆脱西方科技垄断和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等方面来回答。 (2)康熙历法改革的影响,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历象考成》与当时西方天文著作相比,其差距要比《崇祯历书》与以前西方天文成就相比的差距大得多了”,并联系所学当时的西学传播、中国科技状况等方面的影响来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后面要求。

1500-2000 年间世界主要国家及其力量源泉

 

时期

 

国家

 

主要力量源泉

 

16 世纪

 

西班牙

 

黄金、殖民贸易、雇拥军、王朝联系

 

17 世纪

 

荷兰

 

贸易、资本市场、海军

 

18 世纪

 

法国

 

人口、农业、公共管理、军队、文化

 

 

19 世纪

 

 

英国

 

工业、政治凝聚力、金融和借贷、海军、自由主义规 范、岛国位置

 

 

20 世纪

 

 

美国

 

经济规模、科技领导地位、地理位置、军事力量和结 盟、全球化文化和自由主义的国际制度

 

 

 

 

——摘自张剑荆《中国崛起: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策》

综合上述表格信息,自拟一个观点,结合世界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 论据充分、逻辑严密、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乡村改造在英国从19世纪后期就开始了。城市的样板示范促使农村起来追随—英国还建立了专门的乡村保护协会。早期工业城市生活的不舒适性,让城市人向往乡村生活。始于19世纪下半叶的交通革命和通讯革命,对乡村改造起到了关键作用,城乡生活质量基本趋同。对乡村的改革也就随之变革,德、意等国则完全实施城乡一体化管理。随着工业化的进行,特别是随着第三产业的兴起,以农业为主的农村寻找新的经济生长点,从20世纪后期起,欧洲农村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普遍兴起了旅游业。

——摘编自刘景华《农村城镇化:欧洲的经历和经验》

材料二  20世纪20年代,中国国势日衰,乡村更加衰败。进入30年代,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整个中国农村出现空前未有的危机,一些有识之士掀起了乡村建设运动。著名实业家卢作孚在重庆北碚进行了“乡村现代化”的实验。在此创办了中国西部科学院,修建了四川第一条铁路——北川铁路,兴建工厂,开办银行,开通邮电,创办学校,建立农场。先后开辟出北温泉、小三峡等浏览区,使北碚的园林山水、历史文物得到很好的保护。卢作孚的北碚“乡村现代化”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整体上说乡村建设运动在当时的中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据卢作孚《与民国乡村建设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后期欧洲“乡村改造”和中国20世纪30年代的“乡村建设”各自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乡村改造”和中国的“乡村建设”的相同点。并指出二者结局不同的原因。

 

 

查看答案

(题文)诺贝尔经济奖得主阿玛蒂亚•森指出:这些反全球化人士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反对全球化,他们是在反对某种同他们本身信念、价值观相背离的全球化。其中有对南北差距拉大,分配不均的忧虑,有对几个大国主宰世界的不平,也有对目前这个缺少意义、经济效益的日益世俗世界的不满,以及为了维护自身的狭隘的民族利益甚至是无政府主义。该学者的观点是

A. 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

B. 反全球化追求的是另一种全球化

C. 反全球化运动反对资本主义制度

D. 反全球化者不在乎全球化的影响

 

查看答案

(题文)下图中折线表示2001-2016年世界贸易增长百分比,长条图代表的是片面采取贸易保护措施的WTO成员国,其中深色部分表示发达的工业化国家采取的措施浅色部分表示发展中国家采取的措施。据图可知在全球化过程中

A. 发达国家主导全球化

B. 出现了逆全球化趋势

C. 经济区域化趋势加强

D. 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

 

查看答案

(题文)英国当地时间2016年6月23日,经15小时的公投,决定英国脱离欧盟,此举震惊了欧盟,欧盟及各成员国对此表示遗憾,但也表示理解与尊重,世界对英国脱欧予以了高度关注。关于英国脱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英国脱欧反映了全体英国人民的意志和愿望

B. 英国脱欧说明欧盟损害了一些成员国的利益

C. 英国脱欧体现了欧盟的开放性、包容性

D. 英国脱欧证明了欧洲一体化的严重缺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