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今天,我国倡导“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对于“以德治国”,我们可以从儒家传统文...

今天,我国倡导“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对于“以德治国”,我们可以从儒家传统文化中吸取的有益思想是

A. 民本思想

B. “和为贵”和“仁”的思想

C. “有教无类”的思想

D. “天人感应”

 

B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以德治国”强调的是统治者要实行德政,儒家思想中的“和为贵”和“仁”的思想正体现出“以德治国”的思想,故B项正确,A项排除;C项是教育思想,排除;天人感应带有迷信色彩,故D项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有人曾讲:“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東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啊,一个民族要想日子过的好一点,就必须抓住历史机遇,勇于创新,方能推动本民族的进步发展,古今中外的历史莫不证明了这点。如隋唐,统治者借政权新立实行一系列制度创新,推动中国走向繁盛;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共领导人民进行民主政治建设,推动社会进步。世界上的例子也不少。古代雅典,先后经历了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改革,促使国家经济、政治获得了空前繁荣;16世纪后,长期处在欧洲文明老少边穷地区的英国,抓住机遇,进行改革,一跃成为世界残国。

——改编自《中国社会科学网:专访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陈晓律》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外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历史机遇与制度创新”的主题,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进入民国时期以后,中国仿照西方模式,实行民主共和制度,以推动行政管理体制现代化。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对于外交事务非常重视,并借鉴法国体制设立秘书处、外政司、商务司、编译司等机构。第一任外交总长为陆徽祥。任命职业外交家陆徽祥掌管中国外交事务,本身就是一项重要改革,顺应了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潮流。陆早年就读于上海广方言馆,后毕业于京师同文馆,精通法文,外交知识丰富。回国出任外交总长后,陆徵样按照西方国家外交部的模式锐意改组外交部。陆微样还要求不仅是驻外使团首脑,而且连所有公使馆馆员、领事、副领事以及领事馆馆员都要经过北京外交部委任,收回了驻外使团首脑从前的人事支配权,并有效治理了以往驻外使节在经费使用和人事任用上的营私舞弊陋习。除了以上几个方面的重大改革以外,民国初期还把一切外交事务均集中于外交部,相关机构或部门只起配合作用,从而改变了晓清国内涉外交涉多元体制。

但是,“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很快被封建军阀所摧毁,然而陆徵祥在民国初期进行的改革,却奠定了外交体制现代化的基础。在整个民国时期,外交部门的专业化程度最高,造就了以顾维钧为代表的具有世界一流水准的新型职业外文官,在很大程度上扭转了晚清“弱国无外交”的不利态势。

—摘编自王红续《民国初期外交体制的变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初期外交体制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国初期外交体制改革的影响。

 

查看答案

2017年12月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引发国际争端,遭到阿拉伯国家和法德等欧盟国家的反对。2018年1月9日韩国和朝鲜在板门店韩方一侧“和平之家”举行朝韩高级会谈,双方就朝鲜参加平昌冬奥会的相关事宜达成一致。这些现象说明

A. 世界和平之路任重道远

B. 美国是世界麻烦的制造者

C. 政治多极化有利于稳定

D. 协商无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查看答案

回忆录、自传、自述(自叙)、自订年谱是具有相似性质而各有特色的文件。这类文件的价值在于

A. 因直接性而有参考价值

B. 比文献记载资料更可信

C. 因主观色彩而全不可信

D. 因亲历者记述而最真实

 

查看答案

“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由盟友成为对手;到了80年代之后又谋求合作,促成这一变化的根本因是

A. 两国国家利益的需要

B. 经济全球化的推动

C. 两国社会制度的矛盾

D. 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