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49年,毛泽东充满激情地预言:“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

1949年,毛泽东充满激情地预言:“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下列促进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文化建设高潮”出现的是

A.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贯彻

B. “大跃进”运动的发展

C. “上山下乡”运动的开展

D. “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提出

 

A 【解析】 试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为了促进文化的发展,1956年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双百方针,所以答案选A;B是经济方面,排除;上山下乡运动发生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文化大革命运动期间,排除C;D是在1979年提出的“二为”方向,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下列红色旅游景点最能见证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陈独秀说孔子者,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也。宪法者,现代国民之血气精神也。以数千年前之残铹枯骨,人于现代国民之血气精神所结晶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陈腐死人之宪法,非我辈生人之宪法也。这表明当时的新文化运动

A. 主张把古代法律与现代法律相结合    B. 崇尚西方社会的现代法治

C. 反对孔子为代表的传统儒家道德    D. 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

 

查看答案

我国曾经发行过一套主题为重要明清小说的邮票。冯其庸先生认为这部作品的主人翁说话疯疯颠颠,什么也不干,平时不肯读书,不屑仕途,反对男尊女卑,提倡平等友爱。这部作品应该是

A. 《三国演义》    B. 《水浒传》

C. 《西游记》    D. 《红楼梦》

 

查看答案

今天,我国倡导“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对于“以德治国”,我们可以从儒家传统文化中吸取的有益思想是

A. 民本思想

B. “和为贵”和“仁”的思想

C. “有教无类”的思想

D. “天人感应”

 

查看答案

材料有人曾讲:“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東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啊,一个民族要想日子过的好一点,就必须抓住历史机遇,勇于创新,方能推动本民族的进步发展,古今中外的历史莫不证明了这点。如隋唐,统治者借政权新立实行一系列制度创新,推动中国走向繁盛;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共领导人民进行民主政治建设,推动社会进步。世界上的例子也不少。古代雅典,先后经历了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改革,促使国家经济、政治获得了空前繁荣;16世纪后,长期处在欧洲文明老少边穷地区的英国,抓住机遇,进行改革,一跃成为世界残国。

——改编自《中国社会科学网:专访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陈晓律》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外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历史机遇与制度创新”的主题,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