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洪秀全定都南京后,规定只有太平天国编纂和“旨准颁行”的“真道书”才能在世上流通,...

洪秀全定都南京后,规定只有太平天国编纂和旨准颁行真道书才能在世上流通,当今真道书者三,无他也,《旧遗诏圣书》(《圣经旧约》)、《新遗诏圣书》(《圣经新约》)、《真天命诏书》也,其他所有的书都在查禁之列。由此可见他( )

A. 彻底排斥中国的传统文化

B. 赞赏西方的宗教和政治制度

C. 未能摆脱皇权思想的影响

D. 在全中国范围内推行愚民政策

 

C 【解析】 “旨”准颁行中的“旨”指圣旨的意思,所以“旨”准颁行等字眼足以证明洪秀全尚未能摆脱皇权思想的影响,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洪秀全并不彻底排斥中国的传统文化,选项A自身就是错误的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洪秀全是农民阶级的代表并不赞赏西方的政治制度,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根本就不涉及愚民政策的问题,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写道:“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鸦片染成的战争……其实,根本上是北京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作者这一观点

A. 错误,未认识中国制度的落后性

B. 正确,说明了战争实质.

C. 错误,立足于英国角度思考战争

D. 正确,阐述了战争原因

 

查看答案

明朝时,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附近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都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瓷窑近千座。上述现象反映当时手工业发展的突出特点是

A. 区域性经济分工的扩大    B.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 手工业生产力迅速提高    D. 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查看答案

《吕氏春秋》载:“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下列有关该生产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主要反映了商周时期贵族生活状况

B. 铁犁牛耕是该模式形成的根本原因

C. 春秋时期商鞅变法正式确立该模式

D. 集体劳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查看答案

在选贤任能上,东汉明帝诏云“选举不实,权门请托”,以至于“耆宿大贤,多见弃废”,而唐太宗时期却曰“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教育人才机构的变化    B. 选拔人才标准的变化

C. 教育人才内容的变化    D. 选拔人才方法的变化

 

查看答案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辅佐成王)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反映了当时政治中

A. 周天子对地方实行垂直有效统治

B. 西周按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

C. 异姓贵族在分封中占有重要地位

D. 诸侯国君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